李逸之馬上便可平定江南,接下來要不了多久,肯定會舉兵北上。
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屆時如何抵抗?
“來人,通知大龍頭,今晚突襲洛倉,本公親自打頭陣!”
李密現在就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攻下洛倉。
有了足夠的糧食,他才能夠擴充力量,好應對李逸之接下來的北上。
…………
時間悠悠,轉眼間就是兩個月。
這兩個月的時間,整個天下形勢都在急劇變化著,戰亂不休。
首先是李唐,他們在拿下長安后,便遭到薛舉的進攻,李世民在淺水原大敗,多名將軍被俘,長安一時間岌岌可危。
不過幸運的是,薛舉突然暴斃,使得西秦的攻勢戛然而止。
當然,也有人說,這是李唐派人暗殺了薛舉。
但不管如何,李唐算是得到了一口喘息的機會,然后李世民再次出動大軍,討伐西秦。
其次是瓦崗寨,李密在率兵冒死打下洛倉后,便打開倉庫,大肆招攬流民,云集百萬之眾。
之后,李密從中精選青壯為軍,馬不停蹄地攻打洛陽,跟王世充鏖戰數次,戰事極為慘烈。
竇建德同樣不甘寂寞,大舉出兵收服四周的各路小股義軍,勢力擴張得極快。
只不過,夏國北有羅藝、西有李唐、南有洛陽和瓦崗,周圍可謂強敵環伺,使得他們的拓展空間實在有限。
相對于北方的混戰,南方就平靜多了。
因為各方勢力的高層幾乎被一網打盡了,李靖率領大軍所過之處,基本上沒有什么大戰。
因而與其說是平定,倒不如說是受降。
江淮軍也因為杜伏威的投降,被羅通兵不血刃地接受了。
倒是輔公佑心有不甘,帶著一部分人馬,逃到瓦崗寨投靠了李密。
如今江南之地,除了竟陵、襄陽、吃人魔王朱桀等小股力量外,李逸之已經沒有了對手。
因而這段時間,李逸之大部分的時間,其實是在進行整頓。
因為地盤擴張得太快,麾下文武也膨脹得太多,李逸之需要重新梳理一遍。
有著在倚天世界的經驗,李逸之再次做起來倒是輕車熟路。
很快,他便把朝廷內外都梳理順暢了,確定了完善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監督制度。
這日,李逸之接到了邵令周的匯報,說李密和翟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估計用不了多久,兩人便會火拼。
李逸之接到這個消息,便敏銳抓到了其中的機遇,那就是救下翟讓,分裂瓦崗寨。
一來,這么做可以地削弱瓦崗寨力量,以減輕未來北上的助力;二來,瓦崗寨有許多未來的出色將領,如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單雄信等,他們并不是李密的人。
如果能夠救下翟讓,那不僅可以得到他的舊部兵力,也可以拉攏到這些出色將領。
因而想到這里,李逸之便找來羅通和田文,把他的打算說了遍。
羅通和田文倒沒有反對,畢竟以如今李逸之的實力,天下間除了三大宗師,基本上已經沒有人可以傷得了他了。
而且,如果真能夠救下翟讓,那必定可以使得瓦崗寨實力大損。
見兩人沒有反對,李逸之便說道:“羅將軍,接下來你的任務,就是整合原來的江淮軍,攻打吃人魔王朱桀,無比除惡務盡。至于竟陵和襄陽,可以先招降,不行再出兵。”
羅通躬身道:“是,國公。”
李逸之點點頭,又對田文說道:“田先生,我離去后,你坐鎮朝堂。如果遇事不決,可以問問沈落雁,或者是蕭銑。”
沈落雁同樣也投降了,李逸之一直把她留在身邊。
倒不是覬覦對方的美色,而是作為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