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李逸之以沈落雁為軍師,率領著三萬軍隊,快速渡過了淮河,攻入瓦崗軍地盤。
有著翟讓的策應,李逸之一路攻城拔寨,進軍速度極快。
畢竟,翟讓終究是瓦崗的創立者,雖然掌握的軍隊不如李密多,但是親信卻也是遍布各地,勢力極為龐大。
有著翟讓的這些親信做內應,再加上驍果軍的強大戰斗力,李逸之一路可謂勢如破竹,直朝許昌挺進。
與此同時,翟讓也在許昌現身了。
他傳檄天下,公布李密的各種罪狀,排在第一就是犯上篡位,并號召瓦崗軍各部前來許昌集結,以討伐亂臣李密,撥亂反正。
翟讓的號召,得到了他的舊部,以及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等人的響應。
他們斬殺李密派遣來的大將,重掌兵權,然后率領著大軍趕赴許昌。
一時間,瓦崗混亂一片,亂成了一鍋粥。
李密在得到消息后,自然是氣得臉色鐵青,心中是又驚又怒。
目前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翟讓根本沒有死,而且還投靠了李逸之,并且還拉攏了秦叔寶等人。
只是,這突變來得太快,李密那怕想要圍剿這些亂軍,也是已經來不及了。
再則說,他手底下如今除了徐世績,根本沒有拿的出手的大將了。
貿然派兵追擊秦叔寶等人,搞不好自己就先被滅了。
徐世績提出了建議:“密公,李逸之之謀,應該占據許昌與我們對峙。如今的形勢,許昌以南的地域是很難守住了。我們如今要做的,就是盡快把南面的軍隊調回來,以免被李逸之吃掉,同時也可以增強我們的兵力。”
徐世績的建議,無疑是自斷一臂。
但是如果不這么做,那接下來的局面可能會更加嚴重,于是李密只好點頭同意了。
同時他命令各地,對于前往許昌的叛軍,能夠阻擊的就阻擊,不能夠阻擊的就直接放走,以減輕損失。
一個月后,李逸之率領著十五萬大軍趕到了許昌。
之所以有十五萬,是因為調回江都的十萬大軍,終于追趕了上來。
同時這一路,李逸之也收編了不少的翟讓舊部,以及一部分的瓦崗軍。
而此時許昌,秦叔寶等人也早在幾天前,陸陸續續趕到了。
這使得許昌的兵力,一下子達到了二十四萬人。
許昌,南城門外。
李逸之趕到時,翟讓率領著舊部將領以及秦叔寶等人,早就等候多時了。
“我等拜見楚國公!”
李逸之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前去,一一扶起他們說道:“哈哈,諸位將軍不必多禮。”
接下來,各位將領紛紛自我介紹。
李逸之一一認識后,便在眾將的簇擁下,進了許昌。
來到了郡守府,李逸之設宴宴請諸將。
在酒桌上,眾人關系也快速熟絡了起來,秦叔寶等人也很快放下了先前的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