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師傅便喚起江河,與江河一同前往山中采摘些果蔬,并時不時的就地取材講述一些關于五行屬性的相關認識和運用。中午帶領江河參觀五圣閣,原來五圣閣有三層,第一層就是江河和師傅休息飲食,學習悟道的地方;第二層是一些關于天地五行的經書典故,還有一些是師傅通過天地五行煉制的道器;第三層的石門緊閉,師傅不說,江河也不好貿然提出前往觀看。
經過三個月的基礎理論和感悟,江河已經可以成功的感應到五行屬性的存在,但是對于人和動物,如何能歸納五行,表示困擾。
“人或者動物,甚至包括萬物都不是單一的屬性,還有兼和許多東西。比如風,單獨看風,無法判別是什么屬性,但是水的流動就會帶動風的出現,同樣的,火焰燃燒可以產生光的效果等等。”師傅諄諄誘導這江河:“人或是動物,有著心、肝、脾、肺、腎對應這火、木、土、金、水。五行的調理,對應這人身體的臟器,一樣可以相生相克相輔相成,達到五行平衡就是最好的身體狀況。”
師傅講解了大約半個時辰,江河受益匪淺,感悟良多,便都熟記于心。
江河:“對咯,師傅,我想起一件事,讓我困惑良久。”
真人:“乖徒兒,有何事不能說,盡管告知于為師。”
江河:“好的,謝謝師傅。事情是這樣的……”
江河便將昔日領會軒轅劍法第一部的奧義:心善所向,斬妖破魔,變得不忍殺生,隨后路遇絕影馬,以及為救下絕影馬而殺死三只狼,造成后續有著負罪感等情況一一說于師傅聽。
真人:“乖徒兒,你心地淳樸,善待萬物生靈,為師也為你感到高興,但是徒兒切勿忘記你的最終目的,為的是天下的和平。”
江河:“是,師傅,徒兒銘刻于心。”
真人:“假若你是一方軍隊的主帥手握十萬兵卒,敵人戰敗,逃散五萬人,被你俘虜之敵有萬余,你該如何處置?”
江河:“用心感化之。”
真人:“如感化之敵只有一半,另外一半敵人冥頑不靈,拼死抵抗,你又如何?”
江河:“我便用軒轅劍法的奧義,讓其逐個改變。”
真人:“愚昧,敵人還有五萬之眾在外逃串,隨時可以組成新的軍隊進行進攻,你作為一方主帥,如何有時間一個一個的用軒轅劍法去感化,且不說五千敵人逐個感化耗時費力,若是有敵來襲,你的軍隊沒有主帥就是一盤散沙,為了五千人,有可能造成你十萬部卒殞命,孰輕孰重難道徒兒還分不清嗎?”
江河:“師傅教訓的是,但是無法感化投誠的敵人非要殺死不可嗎?”
真人:“哎,徒兒你心太軟,如此婦人之仁,是難成大事的,非常時期,就要非常手段,縱有仁慈之心,亦要用修羅殺戮。為了天下太平,為了你的十萬部眾,那些冥頑不靈的敵人該殺的還是要殺,有了違背道義者死,順從道義者生的前車之鑒,后續敵人才不敢為非作歹,失敗之后才能真正歸降安心做良民。就像天地五行,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為的就是一個平衡。”
真人:“為師在與你說個故事:森林中只有有老虎和青羊,老虎繁衍很慢,青羊繁衍很快,因為老虎的存在,青羊時常被捕殺,但這是一個天道的平衡。如果老虎捕殺青羊的速度比青羊繁衍的快,那么很快青羊就會被捕殺殆盡,老虎又不吃草,沒了青羊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自相殘殺,隨后餓死;反過來,如果老虎沒有繁衍,絕后了,青羊無所顧忌的繁衍,又沒有天敵,很快大自然的草木都會被啃食殆盡,青羊不吃肉,又無草可吃,只能集體餓死了。乖徒兒,根據這個故事,你聽出了什么?”
江河:“師傅教誨的是,您是在告訴我,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保持一個平衡,就像天地五行,人體五行,只有保持平衡才是最佳的選擇。”
真人:“正是如此,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敵人,能感化的感化之,不能感化的會對你未來的仁道造成更多傷害的存在,就讓它消亡。”
江河:“感謝師傅解我心中困惑,聽得師傅一席話,勝過自悟五年道。”
真人:“哈哈哈,好,好,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