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個小村子,名曰:“彭坑村”,這是一條在官路山道之上再開辟出的一條曲徑的小山路,周圍分部著零碎的山田,一條小溪由高而下穿插在山田之中。溪流浠浠,水聲清脆悅耳,若近處觀看,還能發現魚蝦為鄰,相伴嬉鬧,大有江南水鄉的恬靜之美。
三人風餐宿露多日,難得見到有人家,心中也是欣喜非常,于是決定在此借宿。
剛剛踏進彭坑村,就遇到一個稚氣調皮的小男孩,持著竹劍沖了過來,口中喊著:“何方妖怪,看我降妖除魔。”
周逵伸手握住了竹劍,然后順勢往小男孩的背后一扭,小男孩立刻就被抓住了。周臏知道弟弟本性善良,出手知道輕重,也只是含笑看著。
江河也覺的這小男孩有趣,便打趣到:“小家伙,你是要降妖除魔,還是要妖怪看你如何降妖除魔啊?哈哈哈。”
小男孩愣了愣,還是一臉迷茫的看著。
江河:“何方妖怪,看!我降妖除魔。”他故意加重了“看”的語氣,并放緩了語速。
小男孩這時才聽出自己的語病,紅著臉趕忙解說:“是我要降妖除魔,不是看我降妖除魔。”眾人大笑。
周臏:“好啦,放開他吧。”然后對小男孩說:“小朋友,我們路過此地,眼看天快黑了,想在這里借住一宿,可不是什么大壞蛋啊。”
小男孩看著周逵那魁梧的身材,加上剛剛突襲被他擒拿還是有點害怕,但當看到周臏騎在馬上,沒有雙腿頓時又覺得這叔叔好可憐。
最后望向江河,這個哥哥帶著笑,一點都不討人嫌,想來一定不是壞人。于是點點頭,帶他們去見他奶奶。
這是一個和顏悅色的老者,年約六旬,慈眉善目,雖然滿頭銀發但是精神矍鑠。她熱情的將三人接入,并安排小男孩整理出三房間讓眾人先行休息,由于周臏情況特殊,周逵堅決要和哥哥一間房方便照料,老人家也就點頭表示了解。
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房間頗多,房間之間緊緊相連,隔著薄薄的木板,雖然設備簡陋,但是打掃的一塵不染,可見主人對這個家的感情。
晚飯時分,五人來到屋舍外的空地,支起一張大方桌,準備在此處借著夕陽的余暉共進晚餐,出了房門左側是兩顆棗樹,原本綠意蔥蔥,在夕陽下踱上了一層金衣,更顯美麗;右邊就是那條在山下曾看見的溪流,此時依舊歡快的如同孩子一般。不遠處,家家戶戶上方都升起屢屢炊煙,在清風吹拂下,翱翔天際,微風略帶點寒意,但是配上這樣美不勝收的環境,這點寒意又算的了什么呢。
到不是老人家故意為難,讓大家在房子外面的空地就餐,實在是房間比較小無法容納五人同時入座,加上周逵身高體壯,一個頂兩,太占空間啦。
桌上菜肴豐盛:黃瓜切片,韭菜蛋餅,白菜湯,還有由一塊腌肉切成薄片和野菜混合的美味。
江河在建揚城呆了不少時間,知道多數百姓都會將富余的肉食合理利用,比如肥膘的部分用于榨油,其他精瘦的部分用鹽腌制,以便時常可以吃到肉。
開飯啦,小男孩早就眼巴巴的期待多時,從小男孩盯著腌肉不放的亮光,可以看出他奶奶平素吃飯也是不舍得放肉的,只有客人臨門或是逢年過節才會吃上那么一些。
奶奶姓林,是這個村唯一的郎中,而小男孩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都是林奶奶一手帶大,雖有些頑皮但也還算孝順。
幾人聊了些家長里短,風土人情。周逵由于咬舌病,口齒不清,所以只是聽著并不說話。
周臏知道弟弟對此頗感懊惱,但凡有一線希望,都想試試,于是詢問林奶奶是否可以治療咬舌病,林奶奶顯然也沒聽過,于是讓周逵說說話。
斷斷續續發出的言語,讓調皮的小男孩笑出聲來,林奶奶喝止了孫子的無理行為,對我們遺憾的搖搖頭,表示這等怪病,她也無能為力。
眾人只好轉移話題,聊些其他事情,小男孩也很活躍,嘰嘰喳喳的講述著他的故事,他的冒險,
忽然有人在遠處高喊:“著火了,快來人啊。”只見遠處黑煙滾滾直沖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