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圓。
一般農村做紅白事的菜,第二道幾乎都是這個,沈海這邊風俗不太一樣,口音眾多,所謂隔了一條河,或許生活習慣都完全不一樣。
嚴誠他們這邊喜歡吃糯米肉圓,而SY縣北邊的幾個鎮喜歡吃純肉的圓子或者山藥圓子。
肉丁,雞蛋加上蔥姜沫配上調料與涼下來的糯米飯揉到一起,下油鍋炸,想要紅燒,可是眼前的這種色澤誘人的肉圓子了,想要燒湯,配上一些青菜,也很美味。
這肉圓啊,下肚子兩三個,便是頂餓,嚴誠甩開腮幫子,一下子吃了三個,這大廚手藝還真不錯,咸淡適中味道很可以。
這時候沒有后世酒店做菜那么繁瑣,精致,而且這年頭也流行八大碗。
嚴誠肚子里有三個肉圓墊底,也就不餓了,下面上了粉絲雞絲湯,這年頭可沒有什么肉雞,都是飼養的三黃雞,肉質沒有那么的干柴,味道更鮮美。
一頓俗稱的八大碗,后面還有紅燒肉,肉是大塊四四方方的五花肉,放了冰糖熬的,那肉吃一塊,是覺得不夠份量的,吃三塊啊,就有點嫌膩了,大煮干絲湯,淡菜燒白菜湯。
這淡菜是怡貝殼類的海鮮,沈海市靠海邊,這種海鮮多了去了。
蘿卜條烏子魚燒湯,還有甜菜是煮蜜棗甜茶。
又吃了一碗飯,嚴誠打了個飽嗝,不禁感嘆,這年頭人做紅白喜事之類的,都是在家里辦宴席,菜實惠,份量足,而且味道一點不差,哪像后世,屁大點事,都是去酒店,那菜華而不實,千把塊錢的一桌菜,吃不出什么名堂,最起碼兩三千一桌,那才稍微有模有樣。
祭祖最后都要有磕頭跪拜祖先譜的流程,嚴誠他們也不例外,小一輩們在外面等著,屋子里大人們等收拾好了,一個個的跪拜磕頭,才輪到小一輩的他們。
“小城啊,有時間去我家玩啊”嚴峰和嚴誠打了招呼,跟著他老子往串河去了,嚴誠也是騎著自行車,打開了那手電筒,單手脫把。
“小城吶,你什么時候帶手電筒了?”爺爺視力更差,騎車歪歪扭扭的,若是沒有手電筒,嚴誠都怕他摔倒。
“同學借的,爺爺,你騎慢點”
嚴誠小心翼翼的在后面慢慢騎,給打著手電照亮前方的泥路,心里越發感激青卿,這妮子,心思細膩,懂得體貼。
回到家也快九點鐘了,一看,果然,老嚴同志沒回來,怕是留在沈海了,他也不擔心,老舅也在呢。
自己用鍋燒了一鍋熱水,站在門外,用個大澡桶,穿著褲衩,洗了個熱水澡。
老媽已經睡覺了,嚴誠也沒有打攪她,自顧自的在自己房間睡下,落地扇呼呼呼呼的吹著風,雖然還是有些熱,但是能夠忍受。
手里拿著那手電筒,嚴誠咧開嘴笑了“啥時候還回去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二天一大早,嚴誠被老媽喊起來,幫著老媽將螞蝗干子運出來翻曬,出了一身汗,早上呼嚕嚕喝了兩碗粥,老媽這時候才想起來問昨晚祭祖的一些事情,嚴誠也就隨口說了一些事情,哪家去了,哪家沒去,廚子做了什么菜之類的。
“你手電筒哪來的?早上我去喊你起來,看到你抱著個手電筒在睡覺。”收拾碗筷,老媽略帶疑惑的問著。
嚴誠老臉一紅,昨晚自己竟然抱著個手電筒睡了一夜,這真的是丟臉丟大發了。
“呃,同學家的,昨晚路上黑,正好路過同學家借的。”嚴誠沒好意思跟老媽說是倉青卿家的,在自己媽媽面前嚴誠感覺自己臉皮特薄。
“哦,早點還給人家啊,今個逢集,你去不去?媽準備買點油菜種子,順便給你買雙拖鞋,你那拖鞋底都裂了”
“去,去呢,門口這螞蝗干子咋弄啊?”
“奶奶待會過來呢,沒事”
嚴誠騎著家里的鳳凰自行車,后座上帶著老媽,往聯心村支部那邊去了。
每一次趕集,都是人特多,嚴誠找了墻角,把自行車往哪一打,鎖好之后,就跟著老媽往人群里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