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感受到了孔燭外公在說出這番話時的霸氣。
是的。
他一輩子從軍。
并且已經達到了軍部的上限。
從國戰層面來說。
他的確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哪怕是紅墻內的那群大佬,也會非常尊重他的建議。
今晚。
楚云在即將前往華盛頓之前,被他單獨拉上車來談一談態度,是非常合理的。
更加是合情合理的。
因為這場談判,是至關重要的。
甚至關乎兩國未來的走向。
一旦談崩了。
局面可想而知。
楚云沉默了一下,緩緩問道:“您對這場談判的走向,有什么評估?或者說,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議?”
“我的建議,是先聽聽你的想法。”孔燭外公瞇眼說道。“你是怎么看待這次談判的。你又打算如何來面對這場談判?”
“您想聽我的真心話,還是冠冕堂皇的話?”楚云問道。
“都可以說說。”孔燭外公說道。
“真心話就是,我不會給他們留面子。他們只要有一點不順我的心意。我就代表華夏,和他們開戰。”楚云平靜的說道。
“你說的開戰,是什么?”孔燭外公挑眉問道。
“除了發生第三次大戰之外的所有戰爭,都可以打。”楚云很沉穩地說道。
“這是你個人的態度,還是綜合考量之下的態度?”孔燭外公問道。
“我個人的態度。”楚云說道。
“為什么?”孔燭外公問道。“為什么你個人的態度,會如此激烈?你知不知道。一旦與帝國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這對華夏在西方世界的布局,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乃至于對整個華夏經濟體系的成長,也會面臨極大的威脅。”
孔燭外公問道:“即便你我都不是關注商業經濟的人,但這些因素,也必須考慮進來。”
“成長,是需要經歷陣痛的。強大也是一樣。”楚云說道。“當我們國家的戰士,需要靠犧牲來維持穩定的時候。那么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強大帝國,就不值得我們繼續禮貌對待。哪怕因此而犧牲許多很重要的東西。也必須表明態度。”
“所以你的態度是——不接受任何反駁?”孔燭外公問道。
“是的。”楚云斬釘截鐵地說道。“我不接受任何反駁。只要他們讓我不順心。那就打。打到讓我順心。”
“你放手去做。”孔燭外公瞇眼說道。“這也是我的態度,是軍部的態度。包括紅墻內部,也正在協調。我相信,這也會是紅墻最終的態度。”
這一次事件,是一次誘因。
但也是充滿了歷史必然性。
楚云聞言,忽然有些幡然醒悟的意思。
他深吸一口冷氣。抬眸望向了孔燭外公:“紅墻最終也會是這樣的決定?”
“是的。”孔燭外公點頭說道。“這場大戰打下來。改變了所有上層建筑的態度。包括民意。”
孔燭外公繼而說道:“不論國家在此時此刻做任何激烈的決策。都會得到高度的認可。哪怕是真正的官方宣戰,也完全會得到認同。”
“但現在的局面,與薛老當時擬定的方案,是截然不同的。”楚云吐出口濁氣,意味深長地說道。“如果薛老還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