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導致了視覺盲區和視網膜容易脫落等問題。
然后相比起來,章魚的眼球結構就合理多了,感光細胞直接對外的視網膜結構極大增強了對光的敏感度,也少了許多因為倒裝結構引發的麻煩。
嗯,大概是這樣吧,反正莫歌隱約記得有這么個說法。
不過沒關系,等提取出素材之后,本能的感知自然就會讓他知道所提取的素材特性了。
感覺有增強就改,沒增強就放棄就是了。
就是又得去到處找章魚,這一點比較麻煩啊。
莫歌有些頭痛的撓了撓腦門,那些擅長偽裝的家伙可不好找。
難道就不能略過這個步驟?畢竟之前已經抓過一遍了呀。
那就蠻試試唄,不行就死心的再去抓好了。
試試又不會懷孕。
所以說,懶惰是才是技術進步的最大推動力啊!
莫歌于是嘗試著再次進入了特性提取的狀態。
一開始整個感知里空空如也,莫歌拼命想象著,定位著關于章魚、關于它眼睛的相關特性。
似乎毫無作用。
還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莫歌有些苦笑著想要放棄算了,卻又勸自己在堅持一會就好。
功夫不負有心的怪獸。
不知道花了多長時間,一點隱約的信息終于出現在他的感知之中。
初時,這點感應極其模糊,但是隨著莫歌的專注和時間的推移,關于章魚眼球的素材終于清晰起來。
還真的可以!
莫歌欣喜莫名,這樣一來以后獲取特性素材就又多了一種渠道——從過去收集過素材的生物中再次提取。
莫歌不知道的是,這其實和他提取生物素材的方式有關。
莫歌“特性提取”這項能力的最終成型與異形所具備的基因融合能力息息相關。
異形在寄生階段,能夠融合宿主大概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基因,以此來更好適應宿主所身處的環境,并且避免被宿主的免疫系統所排斥。
而這種融合的最開始,是以抱臉蟲對宿主注入一種類似癌細胞的細胞團開始的。
這個細胞團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胚胎,當這些具有神奇能力的細胞取得宿主基因之后,才會慢慢轉化,形成能夠完美寄生于宿主體內,吸取宿主身體養分的胚胎。
莫歌的身體之中也有著類似的東西,被他提取特性的那些生物,實際上也在他體內留下了這種由莫歌本身細胞與目標生物細胞結合的中間產物。
也許這種中間產物對于莫歌來說只是用過就可以丟棄的東西,最終會被身體自然代謝分解掉,但是短時間內它們卻仍舊存在著的。
莫歌不知道如此詳細的情況,但是當他意識到以前提取過特性的生物或許擁有更多利用價值,并且主動去重新提取特性的時候,這些原本無用的中間產物就再次被調動起來。
有著這樣的契機,他的身體很快產生了一點自我調整,那些來自于不同生物、用于特性提取的中間產物自然匯聚著,形成了一個新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