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熟練度的增加,這種失誤正在減少。
即便是如此,沒有辦法控制鳥兒要不要落下來休息,也沒有辦法控制鳥兒們進入自己攻擊范圍的莫歌也經常需要耐心的等待。
總體來說,效率實在不高。
但是這片不大的樹林里,偶爾還是會傳出短促的利刃破風聲和鳥類被刺爆的悶響。
那些體型不大又身體脆弱的小家伙,沒有被刺中也就算了,一旦被莫歌強力的尾刺刺中,基本都是爆體而亡的下場。
還好棲息在附近的鳥兒們貌似也不是什么聰明的種類,并沒有被樹林里微微彌漫的血腥所驚走。
可惜現在好像也不是鳥類的繁殖季節,要不然莫歌還可以考慮掏掏鳥窩之類的,那些鳥蛋或者雛鳥可不會逃跑。
總之,這次的素材收集對于莫歌來說,還真是個消磨時間的過程。
整個白天莫歌也沒有真正抓到多少鳥兒。
倒是到了夜晚,鳥兒們回到樹上休息了,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
大多數的鳥類,晚上的視力都比較差,因此基本上都會乖乖的待在窩里或者樹上休息,只要不發出太大的動靜,它們也輕易不會跑掉。
此時莫歌才發覺自己之前做了無用功,正確的抓鳥姿勢原來是這樣的。
還好,海島上的樹木大多長得并不高,莫歌的尾刺也基本上能夠得著大部分了。
至于那些實在夠不著的部分,當然也只能放棄了。
要不然還能怎么辦,還能指望他爬樹不成?
可惜,整個小島上棲息的各類鳥兒也就那么些,莫歌即便已經盡量收集了,也仍舊不夠他特性提取所需。
于是接下來莫歌就開始在附近海域尋找著其他的島嶼,繼續著自己的收集之旅。
剛好也給這段有些無聊的時間找點事做。
當好不容易收集完素材之后,就是繼續提取相關特性,融合生長的過程了。
這次的融合生長倒是有點小小的特殊。
莫歌之前對于眼球的改進基礎模板來自于章魚,最大的特點就是正向生長的視網膜。
這個特點仍舊被莫歌保留了下來,但是關于視網膜上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的分布,卻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或許莫歌并不能深入到細胞層面進行分析,但是至少他還是知道,章魚的微光視力和鳥類的顏色分辨能力,其實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沖突的。
根本原因就在于,鳥類那比人類還要密集、種類還要多出一種的視錐細胞,必定會搶占視桿細胞的空間。
然后視桿細胞的減少卻又會直接影響弱光環境下的視力,這也是鳥類大多晚上視力不好的原因。
唯一的例外就是貓頭鷹,只有視桿細胞而沒有視錐細胞的它們擁有良好的夜間視力,卻也成為了鳥類中唯一的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