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些骨架之間,除了必要的肌肉和筋絡結締組織之外,就是大片銀黑色的皮膜。
莫歌將兩扇巨翼伸開到極致,翅骨與脖子之間形成了一個小于九十度的銳角,而在翅骨與身體之間,則張開了兩扇面積巨大的翼膜。
翼膜呈現多重弧線形,與身體緊緊相連,一路延伸至尾巴根部的位置。
整對巨翼,翼展長度接近二十米,翼膜面積更是已經做到了極限!
而這對巨翼,則是由背部幾乎要爆出鱗甲的強壯肌肉,以及一些延伸至腹肋部位的長肌肉所帶動。
為了增加肌肉群的效率,莫歌讓背部的脊椎骨形態發生了一點變化,形成了類似龍骨突的附著面,以此來增大肌肉與骨骼之間的聯結面積,這也導致了他的肩背部位高高隆起了一大塊。
——既然一對胸肌難以分配,那就在背上形成一對形態類似的背肌,這就是莫歌的嘗試性設計。
至于原本位于整個背部的發電器官,在不想放棄的情況下,莫歌只能將之改變形態,深深埋入了其他背部肌肉之間。
本來,他還能將翼膜一路延伸至尾部,但是為了不影響尾部的靈活性和原本的功能,他并沒采取這樣的結構。
而為了增加仍舊覺得不足的翼展面積,莫歌在腹側靠近尾巴根部的位置設計了一對副翼,由幾根類似魚鰭的長長骨骼支撐起兩扇可以開合的三角形翼膜。
這對副翼由于沒有復雜的肌肉以及關節支撐,因此無法做出撲扇翅膀或者調整飛行姿勢的作用,但是單純用來增加空氣動力卻是足夠了。
——再加一對復雜肢體的話,莫歌非常懷疑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的精力來操控它們。
這些還只是莫歌直接能夠觀察到的變化,其他還包括了全身骨骼的中空改造,然后他的臉部形態也有所改變。
眼窩更加狹長,在原本的眼睛靠前一點的位置,生成了一對更小一些的眼球。
這對眼球采取的是與原本眼球完全不同的視覺模式,在視網膜之上,完全只有視桿細胞。
這大大強化了這對眼球對于光線明暗和動作捕捉的敏感性。
瞳孔呈水平狀,這是來源于章魚的特征,可以獲得更廣闊的水平視野。
而其中的視覺信號傳導以及神經分辨模式,則是繼承自伊卡蘭的四眼系統。
整個改造過程極其復雜。
這種復雜性與莫歌之前碰到的那些需要大量替換原本結構或者從最底層進行完善的改造不同。
這次改造的挑戰性,完全體現在全身結構如何進行更加合理的分配。
在此之前,不管是長尾,嘴部,或者是前肢的改造,都從未如此徹底的改變他的身體物理結構分布。
至于那些皮膚,感官系統,體內細微結構的變化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不會影響他的身體運動結構。
莫歌從未進行過如此極限的DIY設計,甚至很多設計本身,他也不能確定是否安全有效,還得在真正使用的過程中慢慢發現問題,然后做出調整。
他不知道這次自己到底花費了多少時間,耗費巨大精力的情況下,他甚至是在地下好好睡了一覺才最終破土而出。
不過看著自己這一身威風凜凜,充滿壓迫感的炫酷樣子,莫歌又覺得這一切還是有價值的。
整個過程很累,很復雜,但是也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不過到底飛不飛得起來,還要試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