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是莫歌出生并且離開紐約之后,第一次主動接近這個世界的人類。
其目的當然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能力,畢竟就算在自己家鄉的時候莫歌盡量保持了謹慎,但是在其他諸天世界游歷的時候,與人類的接觸往往是難以完全避免的。
盡力開發電磁波應用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這個前提。
顯然,第一項試驗的結果足以令莫歌滿意,幾十公里甚至更遠距離的超視距追蹤信號,對付那些用電磁波進行無線通信的人類設備將非常有效。
當然這個距離也是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的,除了莫歌本身的接收和分辨能力之外,信號源的強弱和所用電磁波的頻段也非常關鍵。
接下來就是第二輪試驗了,莫歌很快收斂了其他感官,在海面之下浮浮沉沉起來,心神全部用于分辨當前這個信號的一切特征。
雖然之前就已經討論過了,但是莫歌還是想嘗試一下。
然而結果確實沒有太多意外,莫歌除了能夠隱約感受到一點電磁波連續不斷的變化之外,卻完全無法分辨出任何有用的信息。
莫歌早有意料,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如今應用廣泛的光纖,如果在光纖的另一端加一個足夠亮度的信號源,人類憑借肉眼也能在本端看到通過光纖傳播過來的亮光。
這算是通過人類的感官接收到了信號吧?但是此時人類能夠單憑肉眼和大腦將對端發送過來的信息翻譯出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除非對端信號源轉變成不斷明滅并且時間間隙足以讓人類分辨的光源信號,人類才能夠憑借自己的感官和大腦將之翻譯出來。
其效率簡直低到令人發指。
所以說,還是太異想天開了一些,想要憑借這種方法侵入人類信息系統果然是不現實的。
其實這里面莫歌卻是有些誤解了。
實際上如果是數字信息時代,通過電磁信號分辨具體信息這種事莫歌確實幾乎不可能辦到,但是在如今莫歌身處的這個時代,某些情況下卻又不一定。
比如此時游艇上用來與遠方通訊的海洋電臺,其使用的頻率應該是長波或者中波,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傳輸距離可以在海上使用。
而長波和中**段的無線通訊,別說是如今這個大概處于20世紀90年代的地球背景,就算是21世紀初進入了數字時代的地球,其使用的信號模式也基本只能是模擬信號。
因為以人類的信號調制方法,波長越長的電磁波所能攜帶的信息就越有限,這種情況下采用模擬信號反而更加有利。
而所謂的模擬信號在語音通訊領域中,基本上就是用電路直接把聲音轉變成電磁波,然后在另一端重新通過類似的電路重新將之轉化回聲音。
所以說只要莫歌能夠形成類似機制,將電磁波與聽力聯系起來并且形成翻譯機制,說不定還真能入侵這種語音系統。
當然了,通過這種通話系統想要入侵五角大樓的電腦服務器什么的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嘗試宣告失敗(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年輕人還是要多讀書,下輩子說不定還用的上呢對吧)。
既然這種“精巧”的活計玩不來,那么干脆就來搞破壞好了!
莫歌心里嘿嘿一陣壞笑,然后震動起肩上的短翅,一陣無形有質的波動瞬間擴散開來。
其速度等同于光速。
一開始,“用力過猛”的莫歌沒能發出足夠接近的電磁波頻段,直接就能感受到電磁波的他很清楚,那艘游艇上的通訊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最多就是從音響里聽到一些隱約的雜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