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莫歌希望的是一種真正消化金屬,并且將金屬直接附著在身體表面的能力。
只是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奢望。
莫歌分辨著出現在感知空間中那個提取自鱗角腹足蝸牛的特性,其實這個特性完全不能稱之為【消化金屬】,最多也就可以稱之為【硫化鐵骨骼】罷了。
與正常軟體生物的“碳酸鈣骨骼”,或者是脊椎動物的“磷酸鈣骨骼”并沒有太大本質上的不同。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單質金屬元素相對于已經形成了無機鹽的各類金屬化合物來說,化學性質太過于活潑了,非常容易在環境中自然氧化腐蝕。
特別是在具備一定腐蝕性的海水中,更是不可能自然進化出這種機制。
這樣的事實無疑讓莫歌非常沮喪,然而卻也毫無辦法。
不過關于鈣化骨骼和鐵化骨骼的聯想倒是提醒了莫歌一件事,那就是實際上他所設想中的“消化金屬”能力其實大多數生物本身就具備著。
鈣、鉀、鈉、鐵等等這些金屬元素,本就是生命體的重要組成成分,關系到生物、特別是高級生物的整個生命活動的方方面面。
所以生物本就有消化吸收并且利用這些金屬元素的能力。
只是并沒有任何生物進化出直接利用金屬形成單質外殼的機制罷了,而這種被莫歌所看中的機制,實際上在自然界中也不見得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那么是否莫歌就沒有機會得到這種能力了呢?畢竟經過一番論斷,大概可以推論出,自然界中是不太可能自然進化出這種能力了,莫歌也因此沒有了直接提取類似素材的可能。
莫歌考慮了一下,干脆繼續在感知空間里探索著,在有目的的尋找下,一個個特性開始顯露了出來。
這些特性有些來自于鱗角腹足蝸牛,更多的卻是來自于莫歌自身。
【鐵元素代謝】【鈣元素代謝】【鈉元素代謝】【鉀元素代謝】【鎂元素代謝】……
這些特性都有類似的特征,全部都是組成高級生命的必備金屬元素,莫歌覺得所謂“消化金屬”的定義似乎不太準確,因此進行了重新命名。
不過命名是否合適其實還是次要的,莫歌之所以將之單獨提取出來,卻是有一個比較大膽的設想。
既然身體中本來就有這么多種的金屬元素,并且具備著吸收和代謝這些金屬元素的能力,那么自己是否可以通過【特性改造】能力對其進行一系列的定向變異?
既然自然界中沒有自己所需要的能力,那么就嘗試著自己來創造出來也未嘗不可吧?
這個想法是否太過大膽莫歌一時也說不好,不過只要想想這項改造成功之后的廣泛應用場景,他就充滿了動力。
如果真的成功的話,那么他不僅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來直接生成單質鐵外殼,甚至其他金屬單質也能以同樣的方法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