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
這是莫歌見過的最大型靈長類生物,相比起狂暴巨獸中的白毛大猩猩喬治,這個生物顯然還要高大太多太多,兩者的身高差距在兩倍以上,體型差距或許能夠達到十倍。
而且相比起只能短時間站直身軀的白毛大猩猩,金剛的站立姿勢是完全挺直的,因此他的種類準確來說的話,或許可以將之歸類為:類人猿。
當然這只是人類以自身為基礎的分類,實際上金剛的所屬物種有一個專屬名詞,那就是:kong!
沒有了地形的阻攔,兩頭巨型生物隔著一公里以上的距離對視著。
金剛的目光在莫歌身周巡視,微微歪著的腦袋大概是在疑惑陌生怪獸的來歷,它從小生長在這座島嶼之上,可以說這里就是它的家,森林和原野,湖泊和河流,不過就是他家里的后花園和噴水池而已。
然而就在如此熟悉的環境中卻突然出現了莫歌這種大體型的陌生怪獸,這件事當然會令它充滿疑惑。
而莫歌也在仔細觀察著那個號稱骷髏島靚仔的存在。
它是骷髏島的主人,王者,是kong一族的最后成員,因此被稱之為kingkong。
不過莫歌其實很懷疑kong這個發音的由來,金剛的形象讓他忍不住想起了上輩子看過的一個漫畫作品,那只站在山巔的大猴子,怎么看怎么像是那種號稱宇宙戰斗民族的超級賽亞人變身之后的外星猴子好嗎。
當然他并不是懷疑金剛并非出身地球,而是聯想到那部作品中的主角叫孫悟空,變身之后的形象又如此類似,而孫悟空的名字又是來源于華國傳說,其中也帶著“空”這個發音,也同樣是一只猴子……
因此突然就覺得,這命名不會最初就是來源于華國的神話傳說吧?
其中的巧合確實很多,不過說不定也僅僅只是巧合而已。
如果按照電影史上的資料來看,最早被命名為“金剛”的那部電影,里面的那只巨型猴子其實源自于導演的命名。
聽說他對字母K情有獨鐘,在拍攝金剛之前他更是一個動物紀錄片導演,他很喜歡大猩猩和科莫多巨蜥,一直希望從剛果抓到大猩猩并讓其和科莫多巨蜥打上一架。
融合科莫多Kodo和剛果go,庫伯將筆下的怪獸命名為Kong。據說他非常喜歡這個名字,覺得這是個自帶神秘感的發音。
當然了,關于金剛名字的由來其實并非重點,此時此刻的重點其實是兩頭巨獸雖然隔著老遠的距離,但是眼神的碰撞卻越來越激烈,似乎就要噴濺出火花似的。
觀察完陌生的怪獸,金剛掃視了一下周圍,似乎并沒有找到他想要的尋找的目標,因此目光中開始充滿著一種惱怒的意味。
或許此時它的腦子里會是這么個念頭:我家養著的那只小貓咪嘞!?
而莫歌則是仰頭了半天,開始對那個站在山巔的裝逼犯有些不爽。
雖然沒有承認,但是在裝逼這種事情上其實莫歌也是蠻有興趣的,于是在見到另外一位裝逼者的時候,大概就產生了一種同行之間的矛盾吧。
別以為你站得高、站得直就了不起了,有種下來啊!
或許是接收到了莫歌的意愿,金剛舉起一雙巨臂狠狠錘打著自己那健碩的胸肌,發出一聲充滿超重低音效果的咆哮之后,巨掌抓住幾塊凸起的山石,幾個跳躍之間就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