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尺度放大到三十米這樣體型,達到不知道多么龐大的體重,又如同金剛那樣跳躍奔跑的時候,對于環境來說簡直就像是一艘大型輪船在地表之上跳蹦迪。
甚至于那種動作還要狂野和奔放得多。
它的一身骨骼是如何承受如此可怕的壓力的?
這樣的疑惑已經超過了狂暴巨獸世界的那些巨獸的表現,單從運動能力來說,金剛雖然比白毛大猩猩還要巨型得多,其身體的靈活性反而還要更勝一籌。
這是它的優勢所在。
但是也正是由于金剛那種奔放自由的戰斗方式,也讓莫歌意識到了其中的一些問題。
假設金剛一躍之間可以跳起半身高,也就是15米左右,那么先不考慮落地時會對地面和它自身的骨骼造成多大沖擊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況?
它從跳起到落下需要多少時間?
根據簡單的公式計算,答案是3.5秒左右。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可能莫歌真的很難想象在戰斗中出現如此“漫長”時間的空擋會是什么情況。
身處空中的金剛或許看起來威猛無雙,然而3.5秒之內它都將處于絕對凌空的狀態,想要做出太多應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對于莫歌來說3.5秒可以做什么?狠狠發射幾輪尾部尖刺?還是噴幾口火焰,還是超強酸糊它一臉?
可以說,金剛的每一次跳起都會直接將自己變成一個活靶子,在這個時間里莫歌就算不用任何特殊的能力,直接跑起來都能跑出去好幾十米了,金剛根本不可能打到他。
其實它如果一直采取跳躍攻擊,甚至根本不可能打到一個時刻注意躲避著的人,還沒等它落地,人家早就跑出去老遠了。
就算不是避讓,莫歌以逸待勞的等待金剛自投羅網都足足可以搞出好幾套方案了。
這就是基本物理規則對于巨獸戰斗模式的影響之一,其實這樣的影響一直都存在,只是小體型的時候并不明顯,跳躍攻擊或許會是一種增加威力的好辦法,但是絕對不適用于巨獸的貼身肉搏。
所以說,以其在戰斗中奔跑跳躍,或許原地巍然不動或者貼地滑動腳步會更加適合巨獸的戰斗模式。
這倒是跟華夏傳統武術中的某些思想有些契合的地方。
而這還僅僅只是影響之一而已,稍微引申一下,為什么巨獸的奔跑速度似乎都不是很快?或許也跟這種影響有關。
在真正高速奔跑的過程中,其實生物的腿部很多都會有個全部離開地面的過程,也就是騰空起來。
畢竟在騰空狀態下,不論你力量多大質量多大,落地的時間也只跟騰空高度有關。
諸如此類,其實影響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