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時外界是寒冷環境,莫歌說不定還可以通過隔熱的外層裝甲和體內代謝產生的熱量維持得更久一些。
然而在這種高溫環境中,體內溫度上升起來容易,要降下去卻非常困難。
唯一的可行方案大概只有不斷蒸發體內的水分以此來帶走一定熱量,但是先不說莫歌沒有這種機制,就算有,他也沒有源源不斷的水分可供蒸發。
所以說,高熱環境實際上是一個比低溫環境更加麻煩的處境。
莫歌不可能不呼吸,也不可能不進行新陳代謝,裝甲的隔熱也只是減緩熱能進入身體卻無法改變熱傳遞的方向,所以最終他肯定無法長時間生存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中。
大概能堅持多長時間?
這個很難估計,莫歌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在這里撐上一天?
不過這似乎也用處不大,畢竟繼續深入下去溫度還會繼續上升,到時候可以堅持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
這還沒算上環境中高強度輻射所帶來的持續性傷害呢。
這種情況對于莫歌手下戰兵們來說也是一樣的。
轉頭四顧,這些以異形為最初模板設計而來的戰兵們此時也開始承受不住了。
雖說異形曾經有過在外太空和融化的鉛水中短時間內生存的記錄,但是短時間的承受和長時間的生存絕不能混為一談。
在外太空實際上最麻煩的是驟然降低至無的氣壓,由于沒有空氣分子的存在,實際上物體熱量散失的速度非常慢。
金屬鉛融化的溫度也就是三四百,短短幾分鐘內抵抗住當然極為難得,卻也不代表它們就可以在里面游泳。
此時,這些小家伙已經張著嘴喘著粗氣,這是采取了和莫歌不同的策略,是為了通過體內水分的蒸發帶走一些熱量。
不過這也絕對撐不了太久,或許只需要幾個小時它們就要撐不下去了。
所以這就是極限了嗎?
莫歌雖然對于環境的變化早有預估,卻也沒想到形勢會如此嚴峻,竟然在還沒到更深一層的時候自己這邊就先受不了了。
這樣說其實有些不準確,或許莫歌所探索的這條路本就不是通往地下更廣闊生態空間的正確方向,說不定只不過是直通地底巖漿區域的死路呢。
從根本上來說,莫歌希望找到的還是一些更加神奇、更加強者如云的生態環境。
而泰坦生態雖然神奇,卻也沒說確定就能直接延伸到巖漿區還顯得欣欣向榮不是嗎。
不過此時時間也所剩不多了,稍微考慮了一下,莫歌就決定一路走到底。
或許在更深處還是能發現些什么呢?
只是在沒有出現更多危險的情況下,進度倒是可以加快一些了。
前進。
他對手下戰兵下達了命令,讓這些戰兵不再顧及身體的消耗和體內熱量的積累,而是全速向著地底身處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