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機械強度可不單單只是看硬度而已,包括的方面很多,之前也曾經提到過了。
所以金屬材質想要達到更好的綜合性能,考慮合金才是根本之道,只是莫歌又實在沒有辦法解決合金的配方和微觀結構的問題……
難道必須得放棄這個方向了?
如果放棄這個自主加強的方向,其實也并不代表莫歌就再也不能繼續增強防御力了,只是那估計就得等看老天賞不賞臉,在諸天之旅的時候將一些更加優秀的素材放到他面前了。
這樣的境況當然無法令莫歌滿意,只是如今難道還有什么辦法可想嗎?
或許還有一條路子……
莫歌想到不久之前的一個思路,為了得到足夠的鐵元素,他大概得直接抱著一塊鋼鐵一邊啃一邊消化吸收并且將之生長到裝甲最外層。
那么既然肯定得抱著鋼鐵硬著頭皮往肚子里吞了,那么是否可以直接通過腸胃吸收這種鋼鐵,在不破壞鋼鐵微觀結構的情況下,將之分解成一個個“單元”,然后重新在體表組合構建出來呢?
這種想法無疑是太過于異想天開了,在這方面莫歌那才真的是找不出任何可供參考的現有生物能力,畢竟腸胃對于營養的吸收可都是以極為細小的分子和離子形態來完成的,更何況要求還是“不破壞原本的微觀結構”。
合金的微觀結構本就是多種多樣,不論是從組成元素的數量、尺寸大小還是從組成模式上來說都是無比復雜的一個學科,哪有那么輕易就能生成莫歌所希望的那種“萬能的最優解”。
只是已經“走投無路”的莫歌只能抱著隨意試試的態度來進行這方面的能力開發了。
這確實已經算得上是能力開發了,其基礎素材就是莫歌現有的金屬元素代謝能力和金屬單質還原能力。實際上來說多少有些八竿子打不到邊的意思。
或許關于有機物的消化吸收,比如蛋白質分解成基礎氨基酸、多糖分解成單糖然后吸收進生物體的機制反而是可以稍微參考一下?
總之莫歌也是抱著試試也不會懷孕的心態在做這種嘗試,他也給自己限定了一個時間段,如果還是不能成功他就打算就此放棄,從此不再考慮這方面了。
而實際上,這件事最終足足耗費了莫歌一個月以上的時間。
他首先是回想著來到馬爾代夫一路上的見聞,找到了曾經發現的一艘沉船,狠狠挖出一大塊船體硬著頭皮一口口的啃了下去。
然后就是長時間的在感知空間里嘗試著設計、模擬,感受著身體對于鋼鐵的消化吸收,努力想要改變這個過程,并且組合出自己所需要的特性。
由于莫歌所選取的特性素材說實話確實不太搭調,莫歌一開始倒也做好了失敗的準備,然而問題就在于莫歌似乎還真的從中感受到了某種或許可以稱之為“希望”的跡象。
他也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錯覺,然而就在感知空間里的色塊不斷組合模擬的過程中,已經非常熟悉這一切的莫歌確實看到了某種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