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反而讓他更加顯得狼狽,巨爪的小臂處早已一片焦黑,甚至已經炭化消失了大片的血肉。
而不再迂回偷襲的迅龍也難得站直了和鱷魚有七八分相像的身軀。
高達百米以上的體型和滿身層疊的棱形鱗片顯得威猛無匹。
只是這家伙或許并不習慣于這種近距離的搏斗,此時反而隱隱有些縮手縮腳的樣子。
很快,雙方混戰在一處。
在莫歌接連不斷的“語音”命令下,狂暴獸們不管不顧的向著開菊獸撲了過去,主要目標卻已經不是憎惡,而是剛剛加入進來的迅龍。
由于體型的巨大優勢,迅龍自然是不可能怕的,一雙布滿鱗片的前爪左支右擋,向著狂暴獸狠狠抓去。
狂暴獸們并不硬拼,而是憑借水中移動的本能四處躲避。
這是一場群體生物對戰強大個體的典型戰例,迅龍行動的時候直線速度極為可怕,但是龐然的身軀在靈活度上還是有些不足,這是無法避免的規律。
不過從攻擊強度上來看,迅龍依然占據著絕對強勢的地位,特別是那張三瓣嘴的強力噬咬更是可怕。
反而是狂暴獸們無論如何也很難威脅到迅龍的一身鱗甲,所以狂暴獸們似乎再次陷入了只能拿命去糾纏的境地。
然而,相比于之前與憎惡的戰斗,此時狂暴獸們的壓力確實小了許多。
只要小心不被迅龍咬中,單憑那雙相對來說不太靈活且短小的前肢實在很難抓到對手。
所以,為了支援憎惡而不得不選擇近戰的迅龍反而將自己給陷進去了。
這其中也有莫歌隨時調度指揮的優勢,這還是在水里只能通過聲音下達命令,否則狂暴獸們的配合還將更加可怕。
至于憎惡,此時雖然想要與迅龍形成合力,卻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雖然叫得兇猛,但是憎惡最為強力的攻擊前肢已經基本廢了,單是簡單的揮動,海水的沖刷都能讓手臂上殘存的血肉一塊塊剝落下來,再這么下去說不定直接都要被阻力直接扯斷沒有肌肉保護的關節了。
龐大的體型不缺力量,憎惡也確實試圖通過身體沖撞來攻擊莫歌和任何一頭狂暴獸,然而海水環境帶來的阻力卻并不利于這種攻擊方式,只要順著水流不去硬抗,實際上雙方很難形成足夠硬性的沖撞效果。
然后還有什么?張開布滿尖牙的口器去撕咬對手嗎?
不是莫歌看不起它,實在是憎惡的頭冠和巨角太過發達了,被包圍在其中的整個臉部和口器基本是不可能直接咬中敵人的。
所以說,莫歌之前看似只是簡單的廢了憎惡的雙臂,實際上卻是基本排除了這家伙的威脅,無非是皮糙肉厚一時難以殺死罷了。
于是,前來支援的迅龍很快被死死糾纏著無法離開,憎惡的威脅程度又是大減,短腿屬性也同樣讓它難以逃跑,形勢頓時完全偏向了莫歌一方。
四頭狂暴獸圍繞著迅龍不斷做著立體機動,只要對方一有移動的趨勢,就立馬奮不顧身的抱尾巴、咬大腿,絕不讓它順利行動。
而一直在稍外圍尋找時機的莫歌也會同時靠近,總能讓迅龍謹慎的停下腳步,專心防備。
至于憎惡,即便是怒吼連連的不斷橫沖直撞,卻每每都會被莫歌指揮下的狂暴獸們輕易避開,即便是被波及到一點力量,最多也就是輕傷或者失去片刻平衡罷了。
無論開菊獸如何郁悶發狂,這樣的局面一時間也很難有所轉折。
只是莫歌一方想要殺掉這些體型龐大又皮糙肉厚的家伙確實也不容易,如果耗費的時間太長,先不說蟲洞會不會繼續出現變化,單是莫歌一方也會承受不住巨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