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能夠找到食物——輻射源,能夠發現對手或者同伴——其他泰坦巨獸就足夠了不是嗎。
那么,它們到底是利用什么手段發現食物和同類的呢?
莫歌想來想去,排除了一些明顯不靠譜的猜測之后,也只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傳說中的中微子通訊?
人類對于中微子的認識,首先是源自于試驗觀測和推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研究β射線奇特的能量連續性,發現有一部分能量神秘消失了,于是猜想在β輻射的過程中除了電子之外,同時還有一種靜止質量為零、電中性、與光子有所不同的新粒子放射出去,帶走了另一部分能量,因此出現了能量虧損。
這種新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極弱,以至儀器很難探測得到。
這看起來只是一種為了維護能量守恒定律而捏造出來的東西,但是科學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大膽猜想小心求證嘛。
然后,在經過足足二十年的科技發展之后,還真讓人類觀測到了這種原本只停留在假說階段的神秘基本粒子。
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前前后后足足誕生了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細節就不說了,總之由于本身質量極小,又是不帶電的中性特質,使得中微子能以接近光速進行直線傳播,并且輕易可以穿透鋼鐵、海水、乃至整個地球,而本身能量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通過上面的分析就能知道,只要發生了β輻射,那么必然也會同時帶來中微子釋放,所以這東西與輻射源高度相關。
再加上無物不穿的特性,因此中微子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據說無論我們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只要舉起一根手指,在同一時刻就會有上百萬的中微子穿透指尖。
只是我們感知不到而已。
幾乎不會受到物質的阻隔,也代表著不會和任何物質起反應,自然也就極難觀測到,生物的感知神經對其也是同樣的結果。
但是從莫歌的猜測來看,卻似乎只有這么一種可能性,才能解釋泰坦巨獸的奇妙生態。
到底是真是假?
等到有空閑提取相關特性的時候就知道了。
如果真的能夠具備這樣的感知……
嗯,除了能夠更加方便的發現強大輻射源之外,似乎也不見得馬上就能開發出別的應用方向啊。
畢竟感知和利用是兩碼事,就跟莫歌的空間感知是一個道理。
于是視角放回當下。
所以說,哥大胖或許是真的沒發現莫歌?
畢竟莫歌雖然是巨獸一枚,本身卻不是什么高輻射的存在。
最多也就是攜帶著輻射的食物吃多了,身上自然沾染一些而已,和那些直接以輻射能為食的存在沒有可比性。
于是,也不知道抱著什么心態的莫歌稍稍考慮了一下,竟然動身向著哥大胖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