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歌苦逼的開始了孤身一獸的努力作業。
即便已經培養出了一小群手下,在這件事上卻依然只能他親自動手,一番勞累是免不了的了。
由于只知道一個大概范圍,甚至對于所謂的大概范圍其實也不是太肯定,因此即便是有了好用的探測工具,莫歌也依然沒有輕易樂觀。
相位雷達的探測可以直接穿透整個冰冠,因此探測深度是不用擔心了,只要距離基多拉冰封的位置足夠近,莫歌一定可以發現一些跡象。
問題就是如何才能“足夠近”。
為了避免在不經意之間錯過目標,莫歌只能采取地毯式的搜索方式,謹慎起見從非洲對應下來的區域開始算,莫歌又適量擴展了一段區域,然后就開始了苦逼的自走雷達作業。
相位雷達幾乎一刻不停,間或還要沒事蹦跶兩下,然后俯首傾聽。
以莫歌為中心,起碼有七八公里半徑都在他的詳細掃描范圍之內,說起來這個范圍倒也不小,只是當莫歌沿著海岸線一路巡察過去的時候,掃描的進度除了范圍之外,還關乎于莫歌的移動速度。
為了避免走馬觀花,他勢必不可能一邊全力沖刺一邊四下掃描,因此當他沿著南極大陸的海岸,從大西洋范圍一路走到印度洋范圍的時候,整個過程也花費了他接近一天的時間。
持續的辛勞甚至讓他顧不上觀賞夜晚如期而至的極光現象,反正相較于骷髏島上空的絢爛極光,這種正常的兩極極光其實觀賞價值差了不止一籌。
依然沒有發現基多拉的蹤跡,這并不能說明什么,只能說暫時來看運氣不算太好。
稍稍喘了口氣,莫歌已經開始準備回頭走第二輪了。
這就是他的策略,從海岸開始探查一路,如果沒有發現,那就往內陸前進一段距離,在之前已經探查過的范圍之外再次劃出一道探查路經。
十幾公里的探查寬度已經不算窄了,想必最多幾輪下去,基多拉早晚無所遁形。
可惜,看來他的運氣比想象中還差,在南極地圖上劃出第二道粗線之后,他竟然還是沒能發現基多拉的蹤跡。
這就有些不對了,再往南極內陸延伸,這都要到南極洲真正陸地的位置了,似乎印象中基多拉并非在那么高緯度的地方啊。
莫歌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找錯地方了,對于自己記憶中早已模糊的畫面更加不敢肯定。
說不定基多拉根本不是在非洲大陸對著的這地方呢,說不定是南美洲大陸對應的那個地方,亦或者別的什么所在?
此時,莫歌已經在南極大陸上逗留了快兩天,不眠不休,相位雷達的高強度使用和精神的高度集中難免讓他有些疲累,而對于記憶準確性的自我懷疑則是更加難熬的一個因素。
莫歌已經決定,再往內陸一層,如果這一路還是不能找到基多拉,他就打算換一個地方重新開始了。
而接下來這一路,竟然尤其難走。
與外圍幾乎都是厚達千米以上甚至達到兩三千米的純粹冰層不同,由于已經靠近了陸地,莫歌掃描中發現的特異點也就特別的多。
每當這種時候,莫歌就不得不放慢腳步,進行更加詳細的掃描和感應。
畢竟在這些大量的特異點之中,說不定就真的有某一處是冰封著基多拉的所在不是嗎?
一次次的希望,又是一次次的失望。
莫歌都已經不記得自己停下多少次腳步了,再這么下去他都能直接畫出南極大陸這片區域冰冠之下的真正陸地地形了。
還好,前前后后努力了兩三天之后,莫歌終究有了發現。
他發現了一個非常特殊的雷達波反射物。
與一路上碰倒的不是海水,就是陸地巖石的電磁信號反饋特征截然不同,并且這是個相對獨立的個體。
是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