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被迫落到地面,污染者或許就再也沒有機會重新飛起了,它們可以拉著許多兵蟲同歸于盡,但是對于莫歌來說顯然怎么看都是不合算的。
但是這就是污染者的戰斗方式。
在大型異形單位中,它們本來就承擔了戰斗和生產的兩種職能,這也是莫歌覺得最有性價比的一種結合方式。
單純的依靠大型異形單位來戰斗并不可取,比基礎種類異形還要大得多的體型其實并不能讓它們的直接戰斗力提升到發生本質變化的程度,所以生產、輔助、指揮者才是它們應該成為的角色。
至于戰斗,憑借無窮無盡的基礎戰兵拼數量才是異形系的根本之道。
作為唯一的例外,污染者的戰斗模式就非常有講究了,用得好了就是承上啟下,用得不好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白費功夫。
此時莫歌其實也還是處于嘗試階段,所以一些危險的極限測試也是必須要做的。
這么一測試,結果就很明顯了,在“群情激奮”的兵蟲撲擊下,難免有污染者在靠近攻擊時不小心被某些兵蟲扯得失去平衡落向地面,然后它們將要面臨的就是大量兵蟲的刀刃節肢突刺和鶚骨鉗殺了。
還好,這時候一些早已做好準備的自爆異形就會第一時間沖上來,將那些團團圍困著污染者的兵蟲炸出一個缺口,然后污染者就可以憑借無懼強酸的身軀趕緊脫身。
看似有驚無險,但是其中如果稍有差錯,原本數量就不多的污染者很快就要變得更少了。
如此幾次之后,莫歌不得不承認,污染者的直接戰斗力相對來說還是太薄弱了一些,還是做一個另類的生產者比較靠譜,親身戰斗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罷了。
在面對漫山遍野的阿其拉大蟲子的時候,還是讓污染者們好好休息進食,趕緊重新生長出一批剛毛才是正經。
但是防線怎么辦。
原本就要到達極限的防線,再失去污染者這樣的機動力量協助和吸引敵人的注意力,顯然又平添了幾分壓力。
還好在整個過程中,后方源源不斷的還有剛剛成熟的異形戰兵飛奔進入戰場,填補一切空檔。
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不少異形戰兵發育成熟,直接奔赴戰場就可以發揮出基本的戰斗力,這個速度其實和生產效率是一致的。
母蟲們連續不斷的生產戰兵幼體,在食物沒有出現缺乏的前提下,自然也會不斷有新的幼體發育至成熟。
這么一考慮,莫歌倒是覺得自己之前只制造如今數量的異形母蟲是個錯誤的決定了。
雖然之前食物確實沒有充裕到可以讓異形母蟲們放開來生養的程度,但是單位時間內能夠生產的基礎戰兵數量,卻可以直接反映在對于戰場消耗的補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