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有一千五百數量的兵蟲依然存活,只是大部分已經迷迷糊糊無法行動,少數還在活動的也是行動遲緩,被一些特地安排的異形戰兵逗弄著四處轉圈圈,看起來也差不多快要趴下去了。
那是用于培養異形戰兵的溫床,被稱之為宿主。
原本大概只有近千數量,卻是污染者在重新生長出滿肚子的尖刺之后又抓緊最后時間來了一輪覆蓋射擊。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這些狀態不佳的兵蟲就將慢慢脫離麻醉物質的影響開始恢復活動力,但是更大的可能卻是寄生于它們體內的戰兵幼體先一步發育到破胸體階段,然后沖破阻礙來到這個世界。
以千五數量的損失,斬獲起碼有上萬數量的尸體,再加上已經差不多要“破殼而出”的一部分寄生體,可以說是效率極端驚人了。
當然這其中狂暴巨鱷的力量至關重要,兩大戰線實際上都有賴于巨鱷的力量才能維持穩固,否則單憑異形戰兵肯定是撐不住的。
但是不管怎么算,形成了規模并且多是遠程攻擊和特效攻擊的異形系單挑相同數量的阿拉奇兵蟲也是絕無問題的,這就是以戰養戰的基礎條件。
斬獲起碼必須得比消耗多,否則己方單位就是越打越少。
比如這一次,等到所有蟲子尸體全部消耗完畢,莫歌一方的戰兵數量起碼可以增加一萬以上,這就是形成了滾雪球的發展勢頭。
問題只在于,蟲子一方會不會給他完全發展壯大的時間,還有就是下一次來襲的蟲子會有多少。
第一次殺了五千蟲子,第二次算上已經找不到尸體的蟲子,總數應該來了兩萬左右,那么第三次說不定直接就涌過來十萬甚至更多。
在如此數量級的敵人面前,僅僅只有六只的狂暴巨鱷能夠起到多大作用、能夠顧及多大范圍的戰場就難說了。
而異形系滿打滿算到時候也不會超過兩萬總數,到底撐不撐得住也是不好說。
所以形勢將是一個越來越嚴峻的過程,一刻也不能放松啊。
想要抵御住這種不斷累積的危險,莫歌除了抓緊時間督促生產之外,最需要解決的依然是足夠的資源問題,在這方面,除了將來襲的蟲子當成營養來源之外,其實莫歌還做了另一手準備。
目光一轉,一個特別的地方進入視野。
那是谷地中央的一個巨大凹坑,是莫歌特地指揮狂暴巨鱷在之前阿拉奇蟲族來襲之前的空隙里挖出一個基礎,然后由大量異形二次加工之后形成的“建筑”。
當兩個步驟完成之后,凹坑底部原本起伏不定的砂石地表已經盡量做了平整,然后被厚厚的一層銀黑色物質所覆蓋。
那是異形分泌物凝固之后的產物,看起來就像是無數生物外骨骼扭曲融合在一起,是一種異形特有的奇特紋路風格。
這是異形的筑巢本能,雖然異形戰兵已經被莫歌大幅修改了基因模板,這部分本能倒是沒有被刻意改變過,剛好這時候可以用得上。
從建成伊始,這個奇異卻又極為簡陋的“建筑”空置了一段時間,但是當戰役開啟,異形戰兵陸續出現犧牲之后,大量戰兵尸體就被刻意收集了起來,集中扔進了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