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場箍縮磁約束聚變試驗裝置。
這名字是不是一聽就特別高大上,不過名字太長我們還是簡單稱之為反場箍縮裝置好了。
這東西最大的特點在于,用于約束等離子體的縱向磁場和極向磁場基本上都由等離子體電流提供,這一方面去除了托卡馬克的縱向磁場額外消耗,同時也使得它的內部等離子體自組織行為非常豐富。
它的優點在于歐姆加熱工作范圍很寬,有望單純依靠等離子體自身電流直接用歐姆加熱這種最有效的加熱手段達到預期溫度,實現點燃核聚變火焰而不需要輔助加熱。
這類系統結構更為簡單,個頭小了很多,而且沒有了輔助加熱對穩定性的影響,這等于開車不用拐彎使勁踩油門就行。
當然這玩意老美其實也研究了有些時候,卻依舊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結果,五人科研小組也沒有專研這方面的專家,不過基本原理大家還是能夠說個差不離的。
反場箍縮裝置的外形基本結構依然是環狀,也同樣是無數線圈纏繞,看起來沒啥特別,對于已經親手制造了不知道多少個托卡馬特裝置試驗型號的莫歌來說不是太難的事。
然而實際上這東西在基礎原理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人類根據某些等離子體現象做出了基礎設計,但是很多在反場箍縮效應中起到根本性作用的機制原理卻搞不清楚。
比如等離子體的反場狀態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還有反場箍縮歐姆加熱的是電子,但是導致的離子溫度提升卻高于電子溫度,這種反常的離子加熱機制也是讓人滿頭霧水。
不過對于莫歌來說,這些問題也并不是非要搞清楚不可,實際上就連之前的托卡馬克,他更多也是一個執行者,很多細節技術問題依然要靠五人科研小組來解決。
現在改換為反場箍縮裝置的道路,對他來說無非考驗的依然是動手能力而已。
而在實際動手能力和真正展開試驗方面,莫歌其實擁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者是制造設備方便,對于人類來說或許要好幾年才能制成各零部件并且拼湊出完整機器,對于莫歌來說用裝甲生長和超導筋絡就能解決很大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