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之人,五步之內,百人不當,以其勇猛,若是殺人,世人何人可以當之。
“政兒,問問先生是否可以將我們母子送至咸陽?”
趙姬在夜色之下仍舊風韻十足,她一手搭在趙政的肩上,一手車乘之上小聲道。
趙政點點頭,依言而刻字:春秋先生,可否送吾等入咸陽?
李春秋看完落筆寫道:可,此一諾。
然后,他駕馭奔馬帶動車乘朝著遠處行駛而去。
咸陽在哪,如果是現代社會,他自然知道在哪里。
至于現在,別說公路,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秦直道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哪有什么大路可走?
李春秋只好根據星辰判斷好方向之后,朝著西方走去。
趙國在秦國的東方,朝著西方走準沒錯。
就是需要一個指路人。
朗月稀星之下,李春秋抬起頭當著夜色極目遠眺,可秦趙邊境哪有人煙,半點煙火李春秋都沒有看到。
無奈的嘆了口氣后,李春秋落筆道:此地何地?
趙姬讓趙政刻字道:此秦趙邊境。
李春秋點了點頭,原來是秦趙邊境。
戰國多戰,君王反復,是以人丁不興,邊境更是因為多戰而人煙稀少。
看來要繼續走走,才能找到問路的人。
至于趙政與趙姬,她們連趙國都沒有出過,如何知道路途呢?
李春秋嘆了一口氣,他忽然間有點想念高德地圖了。
而此時,李春秋身后的趙政正看著李春秋寫的另兩行字跡,這兩行字跡與趙政所學文字皆是不同,行筆如畫,卓爾不群。
似乎冥冥之中有著莫名的奧義。
趙政越是揣摩越是入迷,似乎是愛屋及烏,恨不得自己能夠讀懂這字跡。
李春秋看了看一直盯著他寫的另兩行的字跡如同入魔的趙政,笑了笑,他一手駕馭奔馬一手落筆在木板上寫道:欲學否?
趙政看到自己后,連忙點點頭。
李春秋笑了笑,又落筆寫道:此吾家鄉之文字,世間不存,卻與箍文一脈相承,乃其變化而來,欲學不難。
趙政雙目一亮,火神家鄉的文字。
那不就是神靈用的文字。
那不就是記錄仙文道法的文字嗎?
傳言昔年,九天玄女傳軒轅黃帝兵甲不敗之術與登仙不老之法,后軒轅黃帝鑄鼎而乘龍飛升。
當時便是用的這種文字吧。
恍然之間,年少的趙政似乎看到了仙緣。
星空之下,車馬帶著雕刻的聲音漸行漸遠。
祖龍的命運在這一刻產生了不可捉摸的偏移。
只因那崩碎的泰山、那天降的流火。
只因李春秋來到了這個紛繁的亂世,見到了幼年的始皇。
沒有人知道風會將歷史吹向何處,但風已然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