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夷,參見仙人。”
李春秋抬了抬手,將拜倒在河面之上的馮夷憑空扶了起來。
“李某,名春秋,你稱一句春秋先生便可。”
馮夷再拜,恭敬道:
“那小子托大了。”
李春秋看了看指尖沾染的渭水,笑了笑道:
“一路順著黃河而上,百余里風光之下,唯有為何妖氣最是清淡,你倒是做的不錯。”
自靈氣出,先天貼近于自然的萬物雖然修習進度不如人族,潛力亦是不如,但是不得不說這些妖族反而是前期進度更快。
“春秋先生贊繆了。”
馮夷顯得很是恭敬,他只不過在清理渭水的時候,順手了結了一些妖孽罷了,不想得到了仙人的嘉獎。
“這黃河河神之位,尚且空余,若你功德滿出,倒是也可當得上這神位,多行善事罷了。”
李春秋神色淡然,似是若有所指。
倒是馮夷眼中一亮,他再次拜道:
“小子伏惟圣聽,愿受教誨。”
李春秋搖了搖頭,拍了拍巨龜的背脊,如同大舟一般的巨龜在渭水之中動了起來。
“不用大禮,我正巧回去看看我那徒弟,你隨著一起。”
“喏!”
馮夷畢恭畢敬,特意慢了李春秋一步,跟在李春秋的身后。
太陰學宮就在渭河河畔之上,昔日李春秋還曾引流水而入,不然那金鱗鯉魚等被太陰學宮豢養的妖族也不會從渭水逃離,當然若不是金鱗鯉魚從渭水迷路走失,如何有那東海龍王之說。
李春秋乘著老龜隨著渭水而上,馮夷跟隨在李春秋身側,而小猴子不時側頭打量著行走在河面上的馮夷,一路上平平淡淡,馮夷不時會請教李春秋修行之法與功德之道,李春秋一一作答。
此世的神道終歸是無人引路,他總要幫一幫,不然怕是千余年也成不了什么氣候。
“那條小龍應該與你還有聯系。”
說著說著,李春秋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間問道。
馮夷雖然不明其意,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答道:
“敖廣他每隔一月會來渭水一趟,見見我,聊一些東海之濱的風土人情與時事變動,時感民眾愚昧,妖孽頻出。”
李春秋點了點頭。
“那條小魚倒本是一副好心腸,他遇到我也算是命數應有。”
然后他抬起頭望著遠處那如同仙宮一般的宮殿,站起身來。
“到了,我久居于此,你若有要事,可來此宮見我,你有我之河神赦令,這太陰學宮的禁制不會阻攔于你。”
“至于這老龜,下次那小龍再來之時,讓他隨著那小龍修行吧。”
馮夷望了望那宮殿,來到渭水之后,他也曾數次遠觀這宮殿,揣摩自己遇到的仙人與那傳言之中太陰學宮的仙人誰的本事大些。
此時,驚回首才知,兩人竟是一人。
再次回頭之時,馮夷才發現,仙人已然消失在了巨龜之上,渭水之上,只留下了一人一龜,浮在黃濁的河水之上,四目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