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有掌握劍心的行程,所以李祐這邊安排和十本刀的比斗倒是一直從容不迫的,得保證在劍心來之前比斗完,還要讓他們都保持充足的戰斗力。
所以下一個目標就選擇了破軍。
原來的破軍實際是一對拍檔,才槌和不二。
才槌精通戰略,對一切都能分析透徹。不二則身型龐大,使用的巨型鐮刀,大得足以一發粉碎葵屋。
二人的合作,主導權在才槌,由他發命令給不二行動。
不過在電影版中還是有所不同的,才槌成了一個留著老鼠須,脖子上一直掛著個流星錘的猥褻家伙。
不二雖然身形也算高大,總不能像原來一樣有幾米高,武器也換了,成了一把日式大刀。
分別擊敗他們對李祐來說就輕松多了,不二的大刀比之《繡春刀》里盧劍星的斬馬刀和丁修的苗刀都要差些火候。
倒是才槌陰的很,脖子上的流星錘在關鍵時刻甩過來,差點把李祐開了瓢。
不過他們分開來的武藝比之“盲劍”魚沼宇水都要差一些,這位是十本刀中實力可與宗次郎匹敵的劍術高手,使用的「心眼」既能極具威力,所以李祐把他放到了倒數第二上。
原本幕末時期他被幕府雇用,對付維新軍的「劊子手」。
某一次他與當時為維新義士劊子手的志志雄真實交鋒,雙目被毀而敗北。
盲了的他,為了向志志雄復仇,不斷修練,終于練成了「心眼」絕技。
維新后,他以隨時可以狙擊志志雄為條件,而加入了志志雄的陣營,并到琉球修行,直至京都大火及東京炮擊計劃開始。但其實,他常常揚言“狙擊志志雄”的目的,只是使周圍的人無法認清他已敗北的事實,否則他的人生會變得完全沒有意義。
在電影中,他在沙灘上慘被齋藤以「牙突零式」斬開一半而死。
對付他李祐也確實廢了一番手腳,他左手拿著一副龜殼盾,右手握著把樸刀,在不以干掉他為目標的前提下,面對這么一個攻守兼備的家伙確實沒那么好拿下。
不過真正難纏的還是十本刀中的第一人“天劍”宗次郎。
他的速度極快,甚至比劍心還要快,以縮地術突擊加上天劍拔刀術所成的絕招舜天殺,比之為劍心贏得拔刀齋稱謂的神速拔刀術一點不差。
如今李祐不是原來的志志雄了,對于拔刀術他雖然有所了解,卻并沒有掌握。
不過丁修和靳一川的師傅丁白櫻其實及懂得類似的刀法,在《繡春刀:修羅戰場》中,她就憑著手中的戚家刀,也就是改良版的倭刀,施展過類似的倭刀術,一家伙砍斷了沈煉手中的繡春刀。
而丁修和靳一川的刀法中自然也有著類似的招數,李祐和他們都比斗過,也和沈煉一樣知道則拔刀術的弊端,就是只能攻擊一側,對弱側的防護會差很多。
宗次郎純粹是靠著縮地術提供的超快的速度,讓敵人抓不住這破綻,而劍心則是用的飛天御劍流【拔刀術·雙龍閃】。
前面一刀躲不過就是實招,躲的過就是虛招,后邊刀鞘會接上成為連招,威力同樣不差,足以讓對手骨斷筋折了。
很多看似高大上的絕招,其實施展的時候都很平淡的樣子,就像這雙龍閃也不過就是一個兩路一同攻擊的連招而已。
但是這樣的東西之所以能夠成為絕招,就是因為對手不明白其中真意,更加不好防備,所謂“真傳一句話”就是這么個道理。
對上宗次郎時,李祐用的自然是沈煉的法子,抓住時機刀換手,避開攻擊的同時順手拉上一刀就成。
誰讓李祐的速度夠快,打斗經驗也足夠豐富呢,抓住宗次郎的空檔還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