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放到一個太子身上這就不一樣了,畢竟即便是后世殘疾人也要承受很多異樣的眼光,而太子可是聚集了全天下的目光。
而大唐這會身體有明顯殘疾的可能連普通官員都沒法當,更別提太子這樣的高位,這可是代表整個大唐的顏面的,未來成為皇帝以后更是可以影響國格的,有非議就很正常。
所以那些人拿這點來說事,倒也不算是胡亂開噴,李世民也不得不重視。
這一次李世民卻沒有那么快發聲,不知道是被人鬧得煩了,還是單純想看誰蹦跶的更歡實些。
而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強硬回應,在一些人看來無疑就成了默許,甚至是鼓勵,該不會是李世民也有想換太子的意思吧?于是更多的人就跳了出來,朝堂上吵嚷的更熱鬧了。
此時的李承乾自然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跳腳。
而李泰則是一副穩坐釣魚臺的做派,大概是自覺地吃定了他大哥吧。
李祐才不在乎他們在那狗咬狗,他還是更樂意把時間用在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上。
除了奇怪李承乾的這兩個痛點好像比歷史上都要早一些爆發了出來以外,對這事也只是關注一下大體形式而已。
反正無論斗爭的結果如何,暫時都和他沒有多大的關系,就算這倆都下去了,那不還有個小九李治嗎,也到不了他一個庶子,還是最不受李世民待見的一個紈绔子弟。
倒是因為這場爭斗,李祐這邊更自在了些,原本因為他前一段時間的立功受獎,李承乾和李泰還朝他這里投注量一些目光來著。
尤其是原本就和他不對付,一直都在找茬的李泰,更是動員了不少他手下的釘子,大概也是為了評估一下他這個老五對自己爭奪皇位能有多大威脅吧。
如今這倆人忙著互懟,自然就把李祐這種小威脅拋到了一邊,以后大概很久也不會撿起來了,誰讓他實在不像個能成事的,就是個標準的紈绔子弟。
一直以來李祐做的事也都很符合他的人設,尤其是當他那番娶妻都要娶色的言論,經由那天去往陰妃那里的妃嬪們或有意或無意的宣傳,搞得宮里人盡皆知以后。
不過李祐還是在琢磨著,等到長孫皇后過世以后,這倆的爭斗恐怕就會更加白熱化,到時這長安城里風波詭譎的很不適合他這種心計還不夠的家伙生活啊。
到時他也該到年齡了,或許早點去往自己的封地,遠離長安城這風暴中心會更好一些。
既是表明了自己對皇位毫無覬覦之心,同樣也減少了被人卷進去當槍使的可能性。
到了自己的封地上,還不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只是到時該留誰在長安城這邊呢?畢竟也不能對長安城的情況兩眼一抹黑吧。
手底下人雖然有些可以放心的帶在身邊,可要說死士一般的人物,還是能放心的留在這邊當暗樁的,李祐一時還真想不到,因為他壓根就沒有真正算得上心腹的手下……
李祐不由得又想起了系統獎勵中“特殊人物”那一項,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才能領到這樣的獎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