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是河東薛氏的薛仁貴嗎?”李祐看著眼前這位有些緊張的壯漢笑瞇瞇的說道。
李祐讓燕弘信去找的正是那位出身于河東薛氏南祖房,于貞觀末年才投軍,卻為大唐征戰數十年,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一系列典故的一代傳奇名將薛仁貴。
只不過眼下這個顯得有點不太自信的漢子,和李祐心目中一身英雄膽的傳說人物,還是有點差距的,這才免不了有此一問。
不過想起歷史上薛家因父親薛軌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以種田為業,甚至準備遷葬先輩的墳墓,大概是要給自家換換風水的意思,有這樣的境遇,展現出眼下這副精氣神好像也可以理解。
他雖然一身武藝,卻還沒機會證明自己,也還沒遇到那個讓他大放光芒的戰爭舞臺。
“某家正是。”薛仁貴聽到河東薛氏的名號,還是有幾分驕傲的正視著李祐答道,畢竟他祖上也是有過榮光的。
“我聽說你武藝精熟,力氣宏大,想征辟你做我齊王府的衛士。
不過眼下你還沒顯露過你的本事,其他衛士難免不太心服,以后你們都是要共事的,我看不妨去練武場上切磋一番,也好對彼此多些了解。”李祐仍然笑著說道。
知道他對這新來的小子這般看重,席君買他們確實是有些心里不爽的,李祐也想借此機會看看這薛仁貴如今到底是個什么水平。
畢竟如今的薛仁貴才二十歲出頭,離著他在遼東戰場上有著高光表現還差了十年八年的功夫,是否像歷史上那般強悍還不太好說。
如果薛仁貴確實能有上佳表現,甚至技驚四座的話,順帶著李祐也能展現一下自己的識人之明。
反正薛仁貴表現的越好,李祐就越賺到。
“謝王爺提攜。”薛仁貴高興的說道。
別怪他不矜持,他如今的處境可不太妙,要不然也不會有靠著改陰宅來換風水的想法了,當然也說明了他對出人頭地的迫切渴求。
雖然只是個王府衛士,可也算是很好的進身之階了,起碼養家糊口總沒問題吧。
特別是作為招募者的燕弘信,還帶去了李祐的特別囑托,承諾過他只要跟著李祐干,別的不說,一定管飽!這條件就足夠有吸引力了。
“不過王爺能否給我一點時間,讓我先去吃頓飽飯再去與人切磋,如今饑腸轆轆的,拿不出我的十成氣力來。”薛仁貴又有些羞赧的說道。
而配合著他的話,他的肚子適時的發出了雷鳴般的叫聲“喔~~”
“王府里的吃食不要太美味,待會你可別把舌頭都吞掉了。”
有那比較跳脫的衛士忍不住調侃了薛仁貴一句,其他人跟著哄然大笑起來,連有些不茍言笑的席君買臉上都露出了笑模樣。
不過王府的伙食是真不錯,很多都是他們未曾吃過的美味,而且每天都不帶重樣的,就算為了這些個吃食,他們也得努力護得主上周全啊,聽胖廚娘說這些美味都是主上弄出來的呢,這樣的主子不好找啊。
“呃,我不是交代過你一定要讓他吃飽的嗎?”李祐轉而問起了燕弘信。
“王爺明鑒,我可是按照你的交代做的,昨日我們投宿的時候,薛仁貴可是把那店家吃了個底掉,足足一大筐胡餅還有5盆馎饦,幾斤羊肉,硬是把人家的存貨都給吃了個干凈。”燕弘信一臉肉疼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