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李祐這個有透視墨鏡,從而獲得了單方面的戰場透明的家伙,更是如魚得水。
敵人看不清你的動作,你卻能將對方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感覺……爽!
而李祐的各項身體素質,還有他高超的武藝,讓他在面對這些敵人時那叫一個自信而從容,是真的砍瓜切菜一般的就把沿路的所有敵人都放倒了,壓根就沒有一合之敵,帶著趙子龍一路奔著前鋒大將的將旗所在就去了。
“你去砍那將旗,我去斬了那先鋒。”
李祐這話倒是和原電影中的情形意外的重合了,只是他和原版羅平安的表現可是天差地別。
電影中的羅平安自覺地自己武藝高強,卻差點成了那魏軍先鋒的槍下亡魂,還是靠著趙子龍的及時救援才保住性命,最后也是趙子龍把斬將奪旗的功勛讓給了他,才算是沒給常山組丟人。
到了李祐這里就不一樣了,那魏軍先鋒壓根不是李祐的對手,只是一個照面的功夫就讓李祐一刀給活劈了,然后李祐很干脆的砍下了他的腦袋,就那么提著跑到了已經亂糟糟的魏軍之中。
本就因為突然遭遇夜襲,已經被殺破了膽的魏軍此時看到將軍的腦袋,還有被趙子龍砍倒的將旗,更是徹底的沒了士氣,這膽氣一丟,能想到的也就剩逃跑了。
等到左青龍右白虎兩股同屬劉備麾下的人馬適時的從大營兩側竄出來,整個魏軍大營就徹底炸鍋了,小規模的營嘯時有爆發,一些懵逼狀態中被驚醒的家伙直接摸起刀來就四處亂砍,進一步加重了大營的混亂。
李祐趁勢帶領幾乎沒什么損失的常山組二十人直接殺了出去,他們人數少,在這樣亂糟糟的大營之中能夠發揮的效果已經有限了,還有被嘯聚起來的敵人圍毆的可能,還不如多多沖殺,制造更多的混亂,也給敵人帶去更多的恐懼。
有李祐這個如同一直開著無雙的箭頭人物開道,還有雖然沒有名頭,實際上卻是未來五虎上將的趙子龍緊跟在李祐的身邊,常山組在這倆紅花雙棍的帶領下簡直是所向披靡,很快就殺透了整個魏軍大營。
當然他們也沒有就此脫離戰場,而是看到魏軍之中哪里有聚集的可能,哪里像是要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了,就沖過去廝殺一番,直到把敵人的勢頭給打下去。
李祐有透視墨鏡加持,黑夜和大雨都沒法阻擋他的視線,自然能夠最快發現敵人的集結,也就總能在第一時間就沖殺過去。
這才是他們這樣的精銳應該發揮的效果,除了斬將奪旗,就是要瓦解敵人的士氣和膽氣。顯然有了李祐的加入,他們都發揮的不錯。
戰后的清點過程就不需要李祐他們這些勞苦功高的精銳去了,而且他們的功績也沒人能夠搶得走,又拿了斬將奪旗這個頭功,反倒不如超脫一點,留些邊邊角角的好處給其他同袍,算是為個好人,免得落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待遇。
經此一役,李祐和他帶領的常山組算是徹底在劉備陣營之中揚名了,尤其是李祐這個帶頭大哥也算是有了勇武之名,連帶著趙子龍和其他的常山組的兄弟都對他這個大哥崇敬異常。
戰亂時期,對于這種武力值高的猛將肯定會更加推崇些,也會十分敬服。
不過整體的態勢并不會因為李祐的這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而輕易的脫離原有的軌跡,或者說李祐還不算是改寫歷史,劉備還是如同原劇情的那樣,引來了曹操的大部隊,而他能做的依然十分有限,只能靠著照料治下民眾來賺取些聲望,但是撤退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之前有過亮眼表現的李祐和他麾下的常山組自然也就如同原劇情一樣,得了照料劉備的兩位夫人和他唯一的兒子劉禪的重任,只不過這一次李祐可沒有像原來的羅平安那樣嫉賢妒能,故意把趙子龍給支開去。
說到底,嫉妒不過是因為你知道自己不如人家,才會產生的一種憤怒的不理智情緒,可李祐會覺得自己不如趙子龍嗎?
就算是渾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單純論武藝也不是他李祐的對手啊,這“七進七出”的歷史級大戲怕是也輪不到趙子龍來主演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