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英被干掉,李祐還是挺開心的,雖然不認識那一丈青扈三娘,可好好一朵花卻被王英這等死豬給拱了實在是讓人痛心的一件事,便宜誰不好,非得便宜個這種又矮又丑的色胚。
當然,咱李祐是不一樣的,雖然頂著個武大郎的外貌,也禍禍了潘金蓮這樣的美女,可咱有內涵啊。
如今沒了想要做人情,拉攏人心的宋江,就算王英沒死,不會變成宋江義妹,成為聯絡扈家莊和王英的雙重籌碼的扈三娘,想必也不至于瞎了眼的看上王英這種純粹的色狼。
看到清風山人馬在剩余兩個寨主帶領下去投奔梁山了,李祐就沒再關注那邊,還是繼續料理好眼下愈發龐大的產業吧。
如今李祐可以說是日進斗金,莊園和產業都愈發壯大,連帶著豢養的手下也多了不少。
除了武松得了個更高的武職,徹底抓起了東平府的治安,還管著典獄等,應該算是府尹麾下第一得用的武官,和雙槍將董平這位兵馬都監更是相交莫逆,或者說有點亦師亦友的意思。
當然是李祐做了董平的半個師傅,就和他和武松之間一樣,彼此切磋和指導都沒少了,所以可以說董平如今和武松一樣,也是唯李祐馬首是瞻。
整個東平府上下更是差不多被李祐打造成了鐵板一塊,上到文武官員,下到三教九流,不止是聽過李祐的名號,而是不是他的座上客就是他的門下走,
自宋江死后,李祐差不多過了兩年的逍遙日子,可以說是名聲遠播,已經不僅囿于東平府了,即便是青州甚至遠至大名府,都有人稱頌武大官人急公好義,江湖上的名頭已然不比宋江活著的時候來的差了。
李祐知道,是時候進行最后一步了。
而另一邊梁山眾人在花榮上山,說了宋江慘死的事情后,就一直醞釀著要反攻青州,只不過青州周圍還有二龍山,桃花山等好幾個山頭,他們直接過來的話總要有點顧慮。
闖進同行的地盤有時候是要引發火并的,尤其是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哪怕他們只是借道呢,也總得有個說法。
直到清風山僅剩的兩位頭領帶著上下的殘兵敗將跑來梁山投奔,他們這才有了充足的由頭。
打著為宋江報仇的旗號,想必其他幾個山頭也不至于為難他們,何況還有清風山的地盤可以借用。
義氣當先嗎,江湖中人還能說出什么來呢,只有稱贊而已,順帶著搶些錢糧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雖然沒了宋江,可晁蓋身邊還有智多星吳用這個謀主呢,加上清風山兩位統領熟悉當地情形,花榮這個曾經的清風寨副知寨對清風寨內的情況也是熟悉的很,打贏的把握還是比較大。
事實上雖然沒有像曾經的宋江那樣輕松戰勝秦明,還把他一家子妻小都給害死,這樣還能讓他加入梁山的隊伍中,可秦明的性格太明顯,很容易被人抓住利用,還真讓晁蓋他們找到了辦法對付秦明。
梁山和秦明之間的戰斗糾纏了好久,有幾次明明秦明馬上就要中計了,卻總是及時的停了下來,反而和梁山這邊殺了個互有往來。
可惜秦明能躲過第一次,也能躲過第二次,卻最終還是沒能躲過第三次,被梁山眾人算計成功,大敗虧輸,好在他本人還是全身而退的,只不過回到青州難免灰頭土臉的。
而另一邊的清風寨也在花榮的親自帶領下,很快就被攻陷了下來,倒是比打敗秦明來的還要快一些。
然后梁山眾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目標對準了如今防御差了好幾個等次的青州。
周圍的桃花山和二龍山等幾路人馬看著有戲,也干脆的加入了進來,暫時不算投靠梁山,只能算是結盟而已。
等他們總是敲開青州城,面對的又成了雙鞭呼延灼統領的朝廷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