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武則天經過這段時間李祐不間斷的努力后,可算是徹底馴服了,完全沒有了日后那女皇的桀驁不馴,變得如同溫馴的小鹿一樣。
只能說得虧李祐的身板好,這槍棒功夫也確實到位。
當然和武則天自身的性子也有很大關系,倒不是她那方面需求大,而是她的性格決定了她比較喜歡強力的對象,對于李祐這種表現強勢的更容易臣服,大概是源自之前的無力感帶來的對權力的向往在生活中的一種映射吧。
就在李祐再一次享受起了這種相對平穩的生活時,大唐也發生了許多大事。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吐谷渾國王諾曷缽到長安朝見唐太宗,李世民把弘化公主下嫁給諾曷缽為妻。
李祐在封地上不能輕易回去,但是給這位妹妹的心意還是要送到的,雖然她不會多開心就是了。
畢竟是習慣了長安城的花花世界的,突然被安排去了吐谷渾那種窮鄉僻壤的地方,實在不是一件多么令人開心的事情。
況且在她不知道的未來或者過去,她是有席君買搭救的,如今卻沒了這位無敵猛將的護衛,李祐只好給她一個錦囊作為補償了。
并且告訴她到時候可能會面臨的情況,只不過多半會被當做簡單的囑托,不一定能有多重視,但好歹李祐的心意盡到了。
再者就算沒了席君買,大唐軍中也不缺嬌兵悍將,想必也不至于讓弘化公主受到傷害,吐谷渾那幫子被殺破膽的人也不敢。
而同樣是在貞觀十三年,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卒,享壽八十五。
傅奕,奕鄴人,唐初太史令,平生惡佛。
臥病時,從西域來一僧,自稱擅長咒術,能咒人立死,傅奕請求太宗命僧咒己,結果僧自斃。
又有一婆羅門僧人帶著“佛齒”來到唐朝,謂無物可碎佛齒,傅奕命他的兒子用羚羊角將它擊碎。
臨終前,告誡他的兒子都不要讀佛書,稱佛教是“妖胡亂華,舉世皆惑”。
傅奕曾搜集魏晉以來駁斥佛教的著作編成《高識傳》十卷。
可惜他不知道,影響力巨大的唐玄奘即將從西天取得真經歸來,讓他的一番努力都白費了。
不過如今武則天成了李祐家里的小女人,不用靠著扶持佛教來對抗道家這個李唐的本家國教,或許佛教達不到那個女皇武則天上位時的那般輝煌吧。
而另一邊,西突厥分建南、北庭。
這樣的分裂也算是為大唐的外部環境提供了便宜,也讓李世民生出了征伐高句麗,完成隋朝未竟的事業的心思,這樣才能證明他所統領的大唐全面超越了前隋。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祐設計和督造的新式戰船終于可以下水了,大唐也很有可能要迎來一個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