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李祐自然也經歷了幾個電影世界,平均在半年一次的樣子,還都是戰爭電影的大場面。
這一波戰爭片差不多都是后世被評入十大冷兵器戰爭電影的,像是《勇敢的心》《亞瑟王》《最后的武士》還有《斯巴達三百勇士》。
這些電影世界對于李祐來說最難的部分都不是戰斗,而是如何鼓舞人心,如何讓自己麾下聚齊更多的人馬,畢竟越是戰爭場面,越是要有足夠的手下才行。
帶著幾十號精銳縱橫戰場,隨便突擊,視幾萬人如無物的事跡太少了,大部分這么干的最后都屬于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而往往戰爭也已經不是目的,而只是過程和手段而已,不只是要贏得戰場廝殺,更要打贏政治斗爭才行。
順帶著李祐也算是好好的體會了一下各種不同制度之間的區別,感受到了不同思維之間的沖突和碰撞。
借著這幾次的廝殺,李祐當然也得了許多的好處,除了經過不同的歷練而得到的眾多經驗,以及勾心斗角方面的成長以外,實實在在看得見的獎勵自然也拿了不少。
這可是足足十二次抽獎機會,李祐這邊不只是手底下可以絕對信任的手下更多了,各種暗樁也是徹底的無死角的安放到位了,連帶著李祐也得了許多好東西。
不過最多的還是人手了,因為到了后邊兩三個副本世界,幾乎每次抽都是特殊角色。
而且抽出來的人物還不僅限于李祐當時經歷的那個世界,就像之前剛開始可以抽出特殊角色時一樣,抽到前面經歷過的世界中的人物反而更多一些,可能是因為這幾個世界里老外太多了?
李祐抽到的角色總要能夠融入到大唐世界里才行啊,就算是不是純血的華夏人,怎么也得是亞洲面孔吧,弄點金發碧眼的人出來總不是那么回事。
畢竟在大唐這邊金發碧眼的要么就是接近奴隸階層的,比如出了名妖嬈的胡姬,要不然就是那些備受矚目的胡商,反正都不符合系統對他們帶入的角色的要求,不夠低調,不是平民。
所以抽出來的都是華夏人面孔,李祐倒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而有點開心。
那些金發碧眼的雖然也不缺乏高手,甚至因為身板的原因,在某些方面還有優勢,可他們的成長環境在那呢,思維方式還是有差異的。
想要更好的融入大唐的世界,尤其是想在他們的位置上干好,甚至有所發展,以期發揮更大的效果,可能就沒那么好用了。
你送個禮都不會送,拍馬屁也不在點上,那就很尷尬了。
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李祐的收獲也不止如此,手下的明暗勢力也算是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
屬于他的私人海軍就不用說了,如今已經全部換上了新式戰船,而且更新更好的戰船也已經在醞釀中。
單以眼下的實力而言,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北方海域王者,或者說是絕對的海上無冕之王,沒有任何人敢于招惹的存在。
就算拋開李祐的身份以及正規海軍的大開方便之門不提,只是自身的硬實力也已經足夠確立他們的這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