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借著這個機會,李俊那邊也正適合清除異己,也看清到底哪些人和自己是一條心的,這不副官就跳了出來,順帶著還能清理掉獨眼龍這類一直心存不服的,也是個一舉多得的事情。
“掛旗幟。”看到馬上接近唐軍大部隊和高麗百濟聯軍混戰的地方了,李俊高呼一聲,同時命令也通過旗語傳到了另外一百多艘海盜船上。
于是很快就有接近兩百艘船掛上了大唐的旗幟,然后戰場上的形勢就變得愈發明朗起來。
唐軍這邊一看新來的船隊感情是自己這方的援軍,壓力頓去,歡呼一聲,就更加專心的投入到了和聯軍的戰斗中。
而聯軍那方好不容易升起的一點希望也徹底破滅了,本來期待的援軍成了敵人,心氣算是徹底完蛋了,這口氣一泄,戰斗力都去了幾成。
然后就有聯軍的海船開始尋求脫離戰場,也有干脆器械投降,徹底放棄了抵抗的,戰場上的形勢算是徹底定下來了,聯軍的大潰敗開始了。
也有一些人絕望之下選擇了決死反撲,也確實造成了一些傷亡,不過這部分大都被李俊旗下那些個打頭陣的海盜承受了。
聯軍兵將惱恨這些家伙吃里扒外,言而無信,搞得場面沒法收拾,所以把怒火都傾瀉到了海盜這邊。
當然也和李祐的指揮有很大關系,李祐命令唐軍盡量脫離和聯軍的糾纏,讓新來的海盜聯隊頂上去,為的就是防止這樣的反撲,也算是和李俊來了一次心照不宣的合作。
同時也能騰出空來,讓新式戰船發揮遠程攻擊方面的優勢,給聯軍那些殘存的抵抗力量來一波遠攻洗禮。
之后的局面自然成一面倒的追殺,李祐那邊靠著更快的船速,硬是將那些個一心想要逃跑的家伙都給堵了回來,加上唐軍那幾十艘戰船的預備隊先一步堵住了聯軍的后路,李俊也帶著一眾海盜船從前面包抄了過去,高麗和百濟聯軍硬是沒有一艘船成功逃脫了。
不是掉海里喂了海鮮,就是泡海里等著成為大唐的俘虜吧,等待他們的多半是和他們的那些被擄掠的老鄉一樣的命運,不是出現在礦山或者黑窯里,就是成為某些大戶人家的奴仆了。
收拾完手尾,清掃過戰場,把還泡水里但這會想必也已經沒有力氣折騰的敵人都撈上來看押好,這場戰斗就此也就算是徹底結束了。
李祐這邊也沒和李俊那邊有什么近距離接觸,甚至叫過來嘉獎一番的意思都沒有,在外人面前還是不能顯得兩邊之間太熟悉的樣子,尤其不能暴露兩人之間的真實關系。
順帶著也是在張亮他們面前避嫌一下,不能落下個培植自己私人勢力的名頭啊,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更不能讓人見到不是,落下口實是不行的。
返航以后,李祐自然安排了人去長安那邊報捷,這邊等到得到準確的命令以后才能解散,但是他本人還是很有數的早早回去了封地,以示他沒有染指軍權的意思,同樣也是為了避諱。
同時送去長安的還有他的請戰書,目標也很明確,滅了倭國丫的。
沒主動打他就算很給面子了,丫竟然敢聯合高麗和百濟先來埋伏大唐海軍,這不是主動宣戰嗎,必須要給予強有力的回擊,才能不損大唐的威名。
只不過他皇子的身份讓他不方便直接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不然他就直接帶著大唐海軍和海賊們一起去倭國先打上一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