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方看著林牧肩上的小麥,笑道:“莫不是這…這麥物?”
董蒙頷首,肅色道:“正是此物。”
“好!酉時我定然會親來,好見識見識小董你能將麥物起了什么新意。”
“這個…到時候自有分曉。”
董蒙與林牧回到家中,林牧放下麻袋,問過董蒙是否還有事讓他做,得了董蒙回應,林牧又回到海邊。
那里,制鹽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伸手打開了麻袋,董蒙抓了一把,入眼看去,正是熟悉的小麥,只是顆粒小了一些,顏色也更顯的褐色。
董蒙渾然沒有覺得意外,畢竟后世的糧食基本是雜交品種,取得是幾種作物最精華的部分,不管是顆粒大小,還是光澤亮度,絕非東漢這個時代所能比擬的。
取了一顆放到嘴里,咀嚼起來又有一種熟悉的清香味,恍然讓董蒙回憶起幼年撿麥穗的時光。
正合了莊周說的,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董蒙早就發現,成山村沒有磨盤,更沒有什么石碾,百姓家中多有小的石臼,用于搗蒜之屬,這種石臼,簡單來說,就是在石頭中間挖個洞,再用一根石柱磨成圓柱形的杵,就是后世課本上說的,李白閑著沒事干,看婦人鐵杵磨成針的那種杵,以人力手工的碾磨。
虎子家中就有一個這樣的石臼,差不多雙手抱住的寬度,董蒙放入了兩把小麥,沒入四分之一的分量,然后兩只手握住石杵,反復的碾磨。
約莫過了十幾分鐘,小麥的皮和內部的淀粉分離,這種小麥皮,叫做麩皮,可用以做成食料,諸如豬食料,雞食料這類。
前些日,董蒙讓公孫方孵化小雞,公孫方還曾經勸過董蒙,孵雞容易些,養雞卻是極難。
似當今世道,到了冬日,人尚且沒有吃的,更不會有什么可以喂給雞吃,甚至于這雞,早早的被當作了食物,所以,諸如虎子家中,還有月華家中,不是不養雞,而是養不了雞。
這些麥皮,人吃了很難消化,也是小麥之所以價錢比小米便宜的緣故。
富庶人家,極少吃小麥,而窮人家,得了小麥,又不會想著吃的精致些,最終造成了小麥沒有被大規模種植的狀況。
雖說成山村缺少糧食,麥皮這東西,董蒙沒有打算讓人吃,有了這些麥皮,入冬時候,可以喂給雞吃,再加上紅薯秧葉呀,蘿卜纓什么的,同樣可以喂給雞吃。
這蘿卜號稱小人參,人吃蘿卜雞吃蘿卜纓,有麥皮當主食,蘿卜纓當青菜,合理搭配,營養均衡,說起來,這待遇,在當世許多疾苦的百姓尚且比不上。
算著虎子父子,月華母子,加上公孫方,這面粉的分量,怕是要好幾斤。
若是虎子、月華這兩個弟子在身旁,自是由他們代董蒙去做,眼下兩個弟子幫著董蒙操持曬鹽的事,將董蒙解脫出來,若是等了傍晚時候,再讓他們來做,這等事,董蒙如何也做不出來。
既已在公孫方面前夸了海口,磨面的事兒,多有繁瑣,所要的也不過是水磨功夫罷了,董蒙耐著性子,在陰涼處,以心境自然涼的態勢,緩慢的將麥粉磨的更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