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還興沖鋒陷陣呢...
不過,袁方你這個提議倒是很好啊,我確實是有點慫,袁方你能為我解憂,這份情意,我董蒙領下了!
眼看著任松這幫人開始跑,董蒙知道戰場之上,絕對不能有任何猶豫,況且太史慈和王五都這么說了,主要是太史慈,董蒙對太史慈幾乎是無條件信任,三個屬下都翹首以待,身為主將,董蒙怎能弱了士氣。
“好!太史慈,王五,袁方,羅平,你四人各帶了人,掩殺過去,切記,需喊著投降者不殺,若是有不投降的,格殺勿論!”
“是!”
“還有…勿要提及我郡守的官職!”
“是!”
受了董蒙號令,太史慈居左,袁方居右,王五統領著七百人,居中而上,羅平身旁跟著大頭幾人,追隨著太史慈,手中連著武器都沒有帶著。
若是兩軍交鋒,弓箭手會跟在步卒之后,甚至于占據高處,受令官指揮,協助己方射殺敵軍,眼下局面,眾人皆知不傷人命為先,又有董蒙押運的俘虜,數百弓箭手巍然不動,聽從董蒙號令,遙指著這些俘虜,防止他們有些舉動。
“李順,你給我快點,若是此戰立了功,我便不追究你欠的那些金!”
“是,大人!”李順聽到袁方點出自己的齷齪事,待又聽到袁方交換條件,心中更覺欣喜,在李順看來,雖然自己這邊戰力微弱,黃巾軍這些人,基本屬于烏合之眾,你看那些人,手里拿著的都是木棍,戰功就在眼前,不去拿的都是憨逼,念及如此,李順口中喝斥,“兄弟們,跟著袁太守一起沖陣!”
“誓死跟隨袁太守!”
袁方一聽,李順麾下的這些人,竟是如此知趣,心中更覺歡喜,周身來了莫名氣力,連著腿腳也輕快許多,五百人振奮之下,竟是隱然越過了太史慈與王五,拉下十多米的距離。
董蒙在后面,聽著數百人給袁方吶喊助威,旋即有些愣住了。
這特么的,好像想的有點多了...
畢竟官兵和黃巾軍是對立的,有羅平和大頭呼喊,已是足夠,董蒙怕說出自己郡守身份,反會起了反效果,經管亥、焦和、任松一部,董蒙知曉了鹿平道人這個稱號,至今仍未見過此人長得什么樣,歷來這種堅守不見尾的,多半屬于幕后黑手,董蒙終究是有些擔心,才沒有讓羅平借了自己名號。
古代不都是說什么擒賊先擒王么,袁方這般囂張,明火執仗的喊出自己官位,莫不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身份...
當然,以眼下任松不戰而退的局面,袁方此舉多半會增加了威懾力。
董蒙舔著嘴唇,眼見著袁方在戰場上刷聲望,倒是生出望洋興嘆的五味感慨。
雖然距離著遠些,董蒙看到袁方手中提著刀,腳步沒有落下,忽而有些明白了,敢情身為太守的袁方,身體竟是比自己強壯許多。
古人講究的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所謂的御,就是駕駛馬車的技術,射是射箭,大抵此時的士子,基本上是文武雙全,要是與人交往,不會騎馬射箭,實屬低人一等,與明朝時科舉制的士子有著本質區別。
以后,建立學院什么,也要如此做,不能讓學生死讀書,不求出類拔萃,也要到了入門程度。
臨陣之上,任松這群人倉惶逃竄,太史慈、王五、袁方已經銜尾而至,羅平扯著嗓子,呼喊著讓黃巾軍趴下投降,而大頭等人,也同為呼喊。
“我是羅平,今日戰亂,朝堂的官兵來了,投降者,擔保不會追究!”
“牟平城已借了五千糧食,郡守大人親自做了保證,兄弟們,不要反抗。”
“快趴下!狗子,你小子還不快給我蹲下!”
“…”
叫喊聲此起彼伏,本就慌亂的黃巾軍,見到羅平,以及自己的伙伴也在勸說,便開始有人伏倒地上,看著身旁之人,真的沒有對自己下手,于是乎蜷縮的更緊了些。
袁方眼見著羅平在那邊叫嚷,黃巾軍開始潰敗之勢,儼然是將功勞搶了大半,這讓袁太守心中如何能順氣,聞聲鎖著眉頭,顏面上有些著急。
一直跟在袁方身旁的李順,見著袁方模樣,好似領悟了袁方心思,旋即振臂高呼。
“太守大人有令,投降者,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