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您回來啦!”隔著極遠處,月華小跑著過來,到了董蒙身旁,如往常般捉住董蒙的袖袍,仰頭望著董蒙,道:“我就知道,幽州來的壞人一定會被師父打跑的。”
董蒙沒有揉月華的腦袋,而是有些疑惑的看著離著身前不遠處,正有兩個比月華高出半個腦袋的毛頭小子,腰間配著刀具,便只望著董蒙處,卻是沒有近前。
“這是…”
其中一個看起來沉穩的男孩,興奮的向著董蒙喊道:“校長好,我們是校長的學生,此處隨同月華師姐來學院處監督,同蔥師姐調用。”
哦,好像有些印象。
當初羅平帶了一千多人投靠董蒙,其中**百人是孤兒寡母的,便是那些身體消瘦,不能干活,吃的又非常多的小孩子,也被羅平帶來許多。
在成山村時,這些孩子最先聽董蒙授課,許多孩子十分珍惜這等接受教育的機會,學習聽課極為認真,待董蒙接管了長廣、昌陽、牟平,董蒙又挑選出一些孩童,分散到三縣,依著成山村布局做事,另有幾人,已被董蒙派去負責新設立的鹽廠,眼下兩人,董蒙也有些印象,記得上課時總是擠在最前方,豎著耳朵聽著…
半大小子,只要吃得飽,處在長身體的階段,往往兩三個月,便會完全變了模樣,最讓董蒙欣喜的是,這兩個孩子,如同董蒙一樣,理著精神的板寸!
董蒙憑著記憶,指著兩人,緩緩道:“你是大毛,嗯,你是小水!”
兩個孩子相視一眼,幾乎歡騰起來,道:“校長仍記得我們!”
身為學生狗,董蒙經歷過這等時候,自是知道孩子需要些什么,再點著頭,道:“你們表現的很優秀,校長自然會記得你們。”
“謝謝校長!”
聽著校長稱謂,董蒙不由來的心中舒暢,擺出師長模樣,道:“哈哈,傳業授道解惑,本是為人師表應坐之事,今日一切便是你們努力得來,咿,對了,你們兩個,這幅模樣是…”
大毛當即應道:“回稟校長,師姐這些日子一直住在這里,師娘叮囑過我們,讓我們隨同師姐,保護好師姐。”
一旁月華見董蒙疑惑,有些不好意思,低聲解釋道:“從這邊往返回城中,路程太遠,我怕耽擱了師父的安排,便在旁邊住下了,再等一個月,這處建的好了,我就可以回去陪師父啦。”
原來如此…
這就像是,后世哪些修建高樓的建筑工地,往往會在旁邊搭建了臨時的房屋,用于工人住下,早在書院未曾啟動前,董蒙便使人開始修建房屋,以及通向曲城的石路。
修建書院需要的東西,材料,物資,極為繁雜,董蒙用的最順手,也是順心的,便是月華。
哎!
想月華不過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跑到荒郊野外,為董蒙看守書院,怕是吃了許多苦頭。
董蒙親昵的揉著月華的腦袋,心中有些愧疚,道:“徒兒你辛苦了,如今老師回來了,你…”
“師父,我不辛苦!”月華將董蒙打斷,抬起頭,面上盡是希冀,道:“正因為我是師父的弟子,才應該幫助師父分擔責任,師父還要去應對外面的壞人,比我們辛苦多了。”
身為成年人,尤其是男人,怎么能讓小孩子吃苦呢,董蒙正要強硬勸阻時,忽而想到一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