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之道,在于勤勉和公正,相比起來,聰慧則就輕了許多。
只要袁方能遵從董蒙的做法推行,以后便是讓他任了青州刺史,也是水到渠成罷了,至于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又要靠袁方自己走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袁方終究不是顧雍,捎帶著給自己謀私,在董蒙看來,也無可厚非,而這個度,卻要袁方自己來掌控。
蔡邕最喜歡顧雍這個弟子,對于董蒙派遣顧雍去偏遠小縣,蔡邕倒是沒有什么話可說。
出仕本就是前程,顧雍剛滿二十歲,正需要將理論用于實處,受了磨練,才會有所成就,而且董蒙早就與蔡邕說起,顧雍的能力,以后是可入三公的。
“小董來了,哈哈,快,方才我還正與元嘆說起你,正是巧了。”
蔡邕與顧雍正面桌前跪坐,蔡邕居主,抬頭間看到董蒙,當即親熱的打著招呼。
顧雍回過身來,與董蒙施禮,笑道:“董兄一切安好。”
董蒙見著顧雍顏面,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與去年相比,顧雍明顯多了沉穩,使人一眼看過,便會覺得其人身韻不凡,只是這氣勢是有了,顧雍的臉面明顯消瘦,連著皮膚似乎也黑了一圈。
間隙時,董蒙看到蔡邕身前的桌面上,擺放了許多果品、糕點,以及炸雞肉味,甚至董蒙做的果汁,也被端了上來。
這就像是過年時,孩子回家了,長輩多半會拿出最好的給孩子補補體,畢竟在父母長輩眼中,你過的怎么樣,基本全在臉上。
胖了,那就是還湊合,若是瘦了,在他們看來,那就是整日忍饑挨餓…
董蒙來見過蔡邕時,哪一次也沒見過蔡邕如此來招待,倘若蔡邕發泄脾氣,董蒙也只能挨著。
董蒙故作驚訝,嘆息道:“元嘆消瘦了啊…哎,出門在外,可要愛惜自己身體。”
顧雍是謙謙君子,便是已猜到董蒙心思,笑道:“以往時候,不知民生多艱,想我自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待到治一城時,才知其中艱辛,顧雍尚未謝過董兄,若無董兄的差遣,怕是顧雍難有此等際遇。”
“然也,然也,元嘆有如此感悟,吾心甚慰。”
蔡邕撫著胡須,目光望著顧雍,端是無比慈祥。
古人的毛病,說什么話,都不直接說明,只讓你自己領會。
董蒙聽過蔡邕和顧雍說的,已是聽懂了,人家根本沒有將顧雍身體的事兒放在心上,換做另一方面來說,顧雍消瘦,正應了顧雍親力親為,為治下百姓是出了大力的。
哎!
倒是早說啊…
還讓我擔心了半天。
董蒙坐在桌前左側,長吁道:“我正發愁我離去后青州如何治下,如今元嘆歸來,便代我統領青州的文治吧!”
“啊!董兄何出此言?”
顧雍一臉的茫然,倒不是覺得董蒙托付的青州不能任,而是不知董蒙為何說起要離去。
董蒙也不賣關子,笑道:“前幾日,中軍校尉袁紹,號令河北郡州,起兵討伐董卓,又有幽州牧劉虞號令,使青州領兵隨軍,此時青州秋收已過,便要準備過冬事宜,我引領太史慈騎兵一部,王五步卒一千,不日便會出青州,此后事宜,倒是有勞元嘆了。”
聽董蒙如此說,顧雍與蔡邕的臉色才緩和下來。
顯然,對于袁紹號召天下群雄討伐董卓的事,師徒二人,是很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