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天三夜。
沒有這么久…
董蒙神清氣爽的換過衣服,忍住再與無雙溫存的心思,只身前往蔡邕處。
公孫瓚必須死!
樂安國經過公孫瓚所謂的清繳黃巾軍,退兵以后,被董蒙接管下,董蒙才發覺,原來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傷害,竟是這般凄慘模樣。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是樂安國最好的寫照。
先前公孫瓚給董蒙的印象,大抵是不恤百姓,居功自傲,直至親眼所見,董蒙真正體會到公孫瓚是將百姓看做如同草芥…
見著樂安國孤兒寡母,以及遍地尸骸,董蒙便決定,要殺了公孫瓚。
避免以后在幽州,公孫瓚殺了劉虞,再禍害幽州的百姓。
天下十三州,百姓不分貴賤,盡是子民,這是董蒙的三國,殺一人而救萬人的事,董蒙不會有任何猶豫。
蔡邕愛惜名聲,董蒙掛著蔡邕弟子的名義,殺公孫瓚定然會使董蒙背負睚眥必報的惡名,順帶蔡邕也會被牽連。
董蒙行事,一切隨本心,董蒙不會指望這個時代人完全理解,蔡邕、王烈這些大儒,董蒙會對他們敬重,卻不會言聽必從。
至于方才故意說給蔡文姬聽,不過是董蒙實在雞動,想著法的讓蔡文姬趕緊離開罷了…
這個白撿的師妹,對董蒙極為用心,不過雞動當頭,董蒙那顧得了別的,至于愧疚感,前些時日送的鏡子,就算是提前做賠償了…
“好,此曲當真妙極,伯喈兄有女如此,當浮人生一大白。”
“哈哈,彥方兄,琰兒自幼在琴藝上有天賦,前幾日譜出劍舞曲,便是我也覺得其中金戈鐵馬,似乎于軍陣之中,頗有意境。”
蔡文姬跪坐在琴前,停下了手指,舉目望著董蒙站在拱門處,朝著董蒙連連使眼色,再到蔡邕身前,道:“爹爹只會胡說,分明是我見到無雙劍舞,有感而寫的曲子,哪有什么軍陣氣象…”
蔡邕對女兒素來溺愛,撫著胡須,受著蔡文姬搖晃,道:“咿…那是我聽錯了,聽錯了,哈哈。”
“董蒙拜見兩位先生…見過師妹。”
趁著蔡邕父女其樂融融,董蒙快步走了上前,見禮拜過。
王烈眼中明顯帶著溺愛,望著董蒙隱隱函授笑道:“小董,你做的極好,我王烈虛占著師名,亦是覺得,平生最引以為傲的,便是你這位弟子。”
在王烈面前,無論董蒙做出什么樣的成就,都不會少些謙遜,而王烈的品行,也受得起董蒙如此敬重。
董蒙低下頭,道:“王師…弟子慚愧。”
“起來,起身來。”王烈聲音洪亮,滿面紅光,道:“為君子者,當為坦蕩,當日我入齊郡,親眼見百姓流離失所,民間十室九空,意欲勸阻焦和仁政,沒想到只過了一年,東萊郡在你的治理下,百姓家中,有五載可食之糧,以往時,我對小董將民間田地歸屬官家,尚有不明,此時看來,小董你雖年輕,看的卻是比我這老朽更為長遠。”
“此是兩位先生教化功德,若非兩位先生助我安撫東萊郡,怕是早被東萊郡世家抵觸,必不會有今年收成。”
“我身為你師,能為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再有數月,便會入冬,明年時,小董,你放手去做,便將成山村,東萊郡的政令在青州推廣,若有是不開眼的人膽敢阻止,我便站在小董你的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