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發問周安年便解釋起來。
“這個是按照廚奧賽里面的隨機食材項目做的一個環節。”
“你們每人手里拿到的提示都不一樣,都是我們根據抓鬮的結果制作的題紙。”
“在三個小時內,根據提示的要求完成菜品即可。”
“前兩項是關鍵字,最后一項是菜品的呈現形式,至于是完成一道菜還是一套菜,你們自己決定即可。”
周安年說完,進入提問階段。
林育第一個提問:“一道菜和多道菜在得分點上會有偏差嗎?”
一聽這個問題就知道是老比賽選手,問題格外專業,直指關鍵信息!
“制作難度一致的情況下,得分點并沒有變化。”
“不過如果能夠體現出單菜的精妙性或者讓評委感到驚奇的套菜,得分點肯定會有顯著地偏差。”
“好的,謝謝!”林育干脆致謝開始思索起來。
蘇子放點點頭表示理解。
其實很簡單,以自己的菜品為例,目標是一道湯。
以竹、魚相關的食材去構思,其實有很多的方向,比如竹筍魚湯、竹蓀魚湯……
這是食材本身,另一方面是通過形狀,象形代替。
會有更多的選擇,比如秋葵、蘆筍、竹葉菜都可以算作其中,只是比較考驗擺盤和整體造型的能力。
這是一道菜需要考量的。
而如果是一套菜,那就不一樣,就像是法餐一樣,需要考慮各個菜品之間的組合、口味影響。
而且自己這個考核菜品的主菜是一道湯,這才是最坑的地方。
湯作為重要的菜品,在每一桌宴席中都必定會出現。
甚至在一些家庭菜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只是大部分情況,湯只是用來解膩或者清口又或者是作為開飯前的一個象征。
很少有湯會成為主菜。
起碼就蘇子放的認知中,沒有見過這樣的湯。
自己要用別的菜品來襯托一道湯,有點難。
看其他人的樣子或多或少已經有眉目可言,可是蘇子放還是一籌莫展。
竹、魚、湯……
蘇子放在口中一直嘟囔著,到最后已經念成了煮魚湯,臉上的憂傷還是沒有減少。
剛才短短幾分鐘時間,他的腦海已經將國內外各種有名的湯全部過了一遍。
從食材珍貴的佛跳墻到自己A級菜品的指路人番茄蛋湯,還有S級的鴨血粉絲湯。
可是沒有一道符合當下的條件。
總不會就這樣鎩羽而歸了吧?
之前可是滿分的選手!
蘇子放在心中默念一句,視線重新投向紙條。
竹、魚、湯!
好像……有點想法!
一個念頭猛然出現在蘇子放腦中,讓他露出幾分欣喜,停頓片刻,在腦中驗證了一遍可行性之后,迅速頓首!
這個,可以有!
緊接著迅速去旁邊拿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