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2日,星期六,華夏申城,徐匯區,迎客來飯店,一剪梅包廂內。
三張圓桌周圍坐滿了人,桌子上面也各自擺了十道涼菜。包廂里面的說笑聲此起彼伏,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動筷子。
突然,包廂的門開了下來,一個年輕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走進來的年輕人,邊叫著人,邊給坐著的人打著招呼。
年輕人便是應昊,今天是應家請客的日子。
整個包廂里面,都是在應母生病期間幫過應家忙的人。
哪怕只到醫院去看了一下的,應父也給請過來了。
打完招呼的應昊,在坐到主桌那個空著的位子上后,便朝站在包廂里面的服務員喊道:“上菜。”
說完這句話,應昊就朝坐在他身邊的應天實埋怨道:“爸,我不是說了不要等我嗎?”
應天實呵呵一笑:“他們都說等你,我也沒法啊。”
“是啊,小昊,這會兒還早,等會兒又沒事。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客氣的。”坐在應昊對面的一個中年婦女笑著說道。
應昊臉上也滿是笑容:“小姨你太客氣了。”
中年婦女是應母的三妹,也就是應昊的小姨張翠萍。
跟應天實兄弟三人不同,應母家是兄妹四人。
只是應昊的舅舅在燕京定居了,外公外婆也在那邊養老,所以并沒有來。
應昊的母親張亞萍是老三,剛剛跟應昊說話的張翠萍是老四。
“行了,都別多說了,吃飯,吃飯。”就在這時,坐在張翠萍身邊的女人開口說道。
這個說話的是應昊的姨媽張秀萍。
坐在主桌上的,便是應昊一家,張秀萍以及張翠萍一家。
按理說應該是男人坐一桌,女人坐一桌,小孩坐一桌的。
可是應父的那些朋友,說今天是慶祝的日子,讓應父他們一家人坐在一起更好,在幾番推辭之下,應父也就沒有再堅持。
張秀萍跟她丈夫都在一家國企里面上班,工資不是很高,但是福利很好。按照2002年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評得上小康之家。
而張翠萍跟她丈夫,與應天實還有張亞萍一樣,都是工人,一年下來也就夠吃夠花,存不了幾個錢。
三家人里面,頂張秀萍家的條件最好。
雖說今天請客,張翠萍跟張秀萍兩家人都請了,但應昊心里實際上是不想請張秀萍一家的。
因為張秀萍一家也就在應母住院的時候去看了一次,其他啥也沒做。
而張翠萍一家,條件雖然沒有張秀萍家好,卻借了兩萬塊錢給張亞萍看病。
如果現在張秀萍跟張亞萍只是普通朋友,那么應昊倒不會對張秀萍有任何意見。
朋友之間,愿意幫忙是人情,不愿意幫忙是本分。
但是自家人就不一樣了,自家人有能力幫卻不幫的,那就是沒人性。
這也是應昊對應天翔還有應天明兩家人極度厭惡的原因,跟他們比起來,張秀萍起碼還知道去醫院看一下,而他們兩家連看都沒去看一下。
可應父做主要請張秀萍一家,應昊也就沒有多說啥。
只是,想讓應昊給張秀萍好臉色,應昊還真給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