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你究竟要睡到幾點?現在都下午了!”...
“噢,對了,這封信是給你的,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腦袋還有些暈暈沉沉,下意識接過信箋。
「“廟會當晚,我在觀景臺等你。”」
「——“趙檀雅”」
「看來,我又回到了廟會當天夜里。」
“應該最后一次循環了吧?”走出房門,鄧磊磊一邊回憶起昨晚看到的景象。
游戲難度一直在增加,顯著提高。
第一天的線索只用他路過,多看幾眼系統就直接給他了;第二天則需要找到關鍵人物進行大量的談話,才能得出一兩點線索;到了當晚,也就是第三天凌晨,線索更是直接以記憶碎片的方式存在,他就算看到了那些幻境一樣的記憶,可線索卻需要自己從中挖掘提取,沒有任何提示幫助。
到了此時,第三天下午,更是連視野中尋路的紅標都沒有了,也就是今天他必須靠著自己在昨晚找到的線索去這個自由度無限大的小鎮中自行探索,難度可想而知!
回憶起之前的所有細節和支線,他迅速理出了小鎮上的所有已知信息。
「奇怪詭異的傳統」——死者與生者的祭奠活動。
「衰落的小鎮」——年輕人大量外流,甚至連唯一的學校都裁撤了。
「可能的貪腐」——鎮長說要開發小鎮,但幾年不見動靜,說不定有內幕交易。
「眾人的關系」——鄉里鄉親,大家互相熟悉度很高,關系看起來很和睦。
關于‘他’自己。
「詭異的信」——一封不知來處的信箋,一個詭異的邀請。
「追悔莫及的感情」——趙檀雅本該是他的妻子,卻突然喪生,讓他封閉了自己的記憶,但是似乎內情不止于此。
「不愿再續的友誼」——本該是一同長大的發小和同伴,卻因為這件意外,他逐漸疏遠了大家。
以及最后的目的!
——「‘趙檀雅’死亡的真相!」
按照一些模糊的線索和預感,他覺得故事應該不止于此,這個小鎮里或許還有隱藏的東西,但此時這并不是最主要的,能否找到事件的‘真相’才是通關后爭取高獎勵的關鍵因素。
見鄧磊磊臉上卻掛著一絲笑意:“這可難不倒我。”
“所以我下面應該去找...”
“魏明??”
“是你嗎?你怎么沒戴面具?”
“發什么愣呢,什么時候回來的也不說一聲?”
魏明:“......”
“雨女無瓜。”
趙鈺琦:“......”
......
“所以,我下面該去找花店的老板詢問情況!”
擺脫了趙鈺琦,鄧磊磊按照昨晚找到的線索去尋找。
小鎮里開著一間開了許多年的小小花店,店主是一對老夫老妻,自他們退休后便開了這件花店,平日里照顧花草,和鄰里好友聊天下棋,也是不錯的退休的生活了。
現在已經七十多歲的老兩口身體依然很健康,魏明自小便叫他們李婆婆、李爺爺。
“魏明啊,好久沒看見你了,你去哪了?”李婆婆正在澆花,發現鄧磊磊過來,便問道。
“李婆婆,我前幾年外地讀書去啦,爺爺呢?”
“他去和棋友下棋去了,幾個臭棋簍子每天癮還大,花都不澆一下。”李婆婆埋怨道。
“你是打算要什么花送人嗎?看上什么直接說,婆婆送你幾朵。”
“不是,我是有一些事想詢問你。”
“就是那件......”
“...您還記得嗎?”
“...記得,當然記得。”老人家記憶力不錯,或者說那件事讓她印象深刻。
“可惜了...可惜了啊...我可喜歡檀雅那孩子了,她經常來我這幫忙澆花,陪我守店聊天,沒想到卻會發生那種事...”
“您還記得當時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