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陸平西也不知道,雖然思考過,但卻沒有得出結論,畢竟生命的意義是和天道一樣神秘莫測的東西,人類為什么會誕生,生命為什么會誕生,這是很多哲學家窮極一生也無法思考出來的東西。
或者說,這種東西是無法通過思考而得出結論的。
理論終究是理論,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人們才會去修仙,像莊子,他的智慧已經足夠高了吧?但他也只能看到片面的事物,他當時認為天圓地方,大陸被四塊海洋包裹,江河的水流流向大海,而大海卻不曾增長,所以大海下必有海口泄洪。
所以即使是莊子,也有不知道的東西,他說的也只不過是他思考的結果,如果他能長生不死,那活到今天的他會不會有新的看法和見解呢?
說到底,還是得活下去才行,所以,道教講究性命雙修。
以前陸平西認為,人可以不修仙只修道,但現在他明白了,既然要修道,那也得去修仙。
古代的道家,只思想,以靜坐冥想感悟天地,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探知宇宙真諦,但用這種方法看到的宇宙也只是宇宙一角,如果他們能一直活下來,活到今天,那說不定就能借助科學的力量來驗證自己的思想。
那么《易經》、《道德經》、《莊子》等說不定也會被重新修訂,天道的面紗說不定會被揭開的更多。
所以,還是要修仙,不管你是在尋道,還是在求佛,亦或是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又或是探索宇宙的真諦。
只有活著,活下去,長生不老,才能堅持到最后,才能等到探索明白一切的那個時候。
陸平西靈光一閃,他覺得是平行世界中的某個自己影響到自己了,或許是一個已經活了幾百萬年的老妖怪影響了自己,或許是某個探知到了宇宙真相的大神影響到了自己。
總之,他逐漸明白了,攀登仙塔的過程,即是修仙。
而想要修道,還是要先修仙,而修仙若想要有成就,就必須修道。
修道與修仙,兩者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科學與修仙也缺一不可。
牛頓、霍金、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但最后還是難逃一死,如果這些人能長生,那是否有可能進一步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這或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開始接觸神學的緣故?是否是因為他們明白了以人類之軀所能觀察到的真相終究有限?
以人類之軀研究宇宙真理,就如同井底之蛙通過井口觀察天空。
莊子認為,與井底之蛙談論海洋是不可取的,因為井底之蛙不懂什么叫海,但實際上,如果有個外星人和莊子談論太空,莊子也是不懂的。
莊子有限的生命阻止了他去探索無限的知識,所以莊子的話可以,卻不能全信,同樣的道理,自古以來的丹書,修煉之法,可以,但不能全信。
陸平西得到的《太上玉清仙法》,也只可,不能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