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卻不生氣,只是說道:“如此這般便好,可不要心頭不似口頭才是。”
這是之前潘金蓮對武松說過的話,現在又被武松原封不動的送了回來。
潘金蓮又罵了兩句便氣的上樓了,只剩下兄弟二人又喝了幾盞,武松便辭別哥哥。
武大只覺得眼眶有些濕潤:“兄弟去了,早早回來,你我二人倒時再相見。”
武松也是心有戚然:“其實哥哥不作買賣也行,家里的花銷我自會為你送來。”
武大送武松下樓,最后武松再次認真叮囑道:“大哥,我的話你千萬不要忘記!”
武松沒有將陳楚對他說的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哥哥盛行干后,就算說了也不回信,反而說不定會告訴那婆娘,索性不如不說。
回去收拾好東西,找到陳楚,再次向他拜托了幫忙照看家里,到了第二天便找了四個人,箱子裝車,直接離開陽谷縣往汴京去了。
......
“鄆(yun四聲)哥兒,今日去哪里發財了?這么高興?”陳楚值班結束后,沒什么事做,上街準備去南街吃個五更爐燒雞,這燒雞也有些來歷,這里便不贅述,先前在路上遇到了武大,婉拒了去家里吃飯的邀請,只是拿了兩個燒餅,便繼續走著。
路上恰巧又遇到了鄆哥兒,也就是那個賣雪梨的小子,后來告知武大郎帶了帽子的那個小哥。
鄆哥兒一見是陳楚,眼前忽然一亮,直接從籃子里掏出一個大大的梨子,在衣服上擦了擦,便遞了過去:“見過打虎英雄陳押司,先前西門官人買了我許多梨子,現在還剩不幾個了,不若陳押司拿回去分給官爺們吃了?“
陳楚想了想:“也可以,不過我不白吃你梨,今日請你吃燒雞!正好有我大兄幾個燒餅。”
鄆哥兒一聽眼睛都亮了,那可是燒雞啊!想吃一只自己得賺三四天的梨錢呢!
陳楚見狀,笑笑直接往燒雞鋪子走去。
鄆哥兒美滋滋的跟在后面,看著陳楚高達挺拔的背影,心想著自己長大之后要是也能有如此就好了。
陳楚沒問也懶得去試探鄆哥兒心中的想法,他現在就清楚的很。
這鄆哥兒一直以來受著西門慶的照顧,時不時就來他這里買些果品,銀錢也不曾少下他的,有時還會多給一些賞錢。
但是后來鄆哥兒知曉了西門慶與潘金蓮的事,想要進去再吃一筆銀錢,結果被王婆打了出來,懷恨在心的他就去找武大郎告狀,還出主意讓武大郎前去捉奸,這也是導致武大郎最后身死的誘因之一。
包括后來為武松作證,也不過是看在五兩銀子和為了自保罷了。
所以說這孩子絕對不是自己小時候想的那么好,只能說是普通市井小民的自私和短見罷了,有奶便是娘,其實這也是一部分人的人生觀。
如果你想要用錢去買他的自由,或許會被對方的自尊心頂撞回來,這就是曾經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自由固然是用金錢買不到的,但可以為了金錢而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