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遵下令下馬投降,負隅頑抗是沒有用的,他們對面可是諸葛亮啊。
而且還有成名幾十年的老將趙云。
其實說起這一次的北伐,本來諸葛亮是不打算帶趙云出來的,因為趙云年紀也不小了,不如在朝中坐鎮來的更讓人放心。
但是趙云在聽到點兵結束后沒有自己,馬上就不樂意了,站出來就說我為蜀國立過功,這次你們去我也要去!
雖然我老了,但是我就好似那廉頗,越老越勇。
如果你不讓我去,我現在就一頭撞死在柱子上。
最后諸葛亮只好也帶趙云過來,不過事實證明趙云還是有當年風范的。
他們見到馬遵投降,理所應當的就要開始接收,可就在這個時候,天水城上看到馬遵投降了,當即也下令打開城門投降。
這看在馬遵的眼里,當場氣的就是一大口鮮血噴出。
特么你們玩呢?剛才你們怎么不說投降呢?你們要有這個意思你們早說啊,特么我要是死戰到底,那我合著就白死了唄?
天水已降,大軍入城,和之前在信中所寫的一樣,姜維吧這里當成一份禮物送給諸葛亮,雖然諸葛亮覺得沒有姜維自己也能手下,但有個內應總是能少死一點人。
等他們入城之后,迅速接管了城中的各個部門。
最后他們在議會廳里面議事,商量接下來的策略。
接下來他們還要攻打上邽,正好在幸存的天水城將領中,有一人是上邽鎮守將軍的哥哥,可以直接招降。
諸葛亮大喜,于是安排下去,在安排好之后,遣散眾人,只留下姜維和諸葛亮以及諸葛亮的一眾親信。
“伯約,今日你送我一份大禮,我自從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準備傳授我這一生所學,只是一直都沒有合適的人,今日遇到伯約,我的愿望也能實現了。”
言語里表達出了很看重對方的意圖。
姜維知道這天下如今最聰明的人應該就是諸葛亮了,所以很感激,也很看中對方對自己的看中,只是姜維想了想,才說道:“承蒙丞相看重,伯約不才,如果換做以前,或許我會拜入您的的門下,只是此刻我已經準備拜另一人為師了,所以現在只能對丞相說一聲抱歉。”
諸葛亮大感詫異,他是很自信的人,姜維的才能已經展露出來了,再結合上之前姜維的種種傳聞,做自己的弟子那是再合適不過的。
只是姜維居然已經準備拜另一個人為師了?
那人是誰?
居然能讓姜維拒絕了自己?
而且看對方的神色,那人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簡單。
“不知伯約所拜為何人?我蜀國目前正是用人之際,如果他也在城中,不妨請來一見?”
“此人乃丞相舊識,如丞相欲見,我便去將他請來。”
諸葛亮應允。
姜維走出議會廳,找到陳楚的住處,說明由來,陳楚想了想:“那就見見吧,我也好久都沒有見過孔明了。”
來到議會廳。
一走進去,只聽一聲驚怒的大喝:“孫笑川!”
???
所有人一臉懵逼,孫笑川是誰?
包括陳楚都忘了。
但這個人趙云記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