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當即決定攻打隴坻。
不過這個時候,大軍已經趕到了,想要打下來絕非易事。
司馬懿兵分四路,正面大軍對峙,另外三路分別從左右兩側山上,還有后方迂回,雖然會多花一點時間,但是也就是多兩三天的時間。
只要能把蜀軍殲滅,這兩三天總比他們被堵在這里一個月要強。
等一個月回過神來黃花菜都涼了。
這一點說是計策,其實蜀國這邊也都能想得到,可他們卻沒什么辦法,只能死守。
正面司馬懿和張郃每天都派人來騷擾,于是這兩天天的時間,每天陣前都是從早罵到晚,到最后詞都用光了,只能找一些各地的人們換著方言繼續對罵。
這邊出了方言那邊也找對應的本地人出來“嘮嗑”。
直到第四天,司馬懿包抄隊伍已經就位,他們約定辰時發起進攻,先由側翼從山上沖鋒,然后后方借機騷擾偷家,最后再正面魏軍大軍發起總攻。
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這邊隊伍絲毫不慌,雖然人少,可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張苞和關興兄弟倆負責后面的敵人,而馬岱和王平分別迎擊左右兩邊的魏軍,魏延親自帶著剩下的人正面迎敵。
至于馬謖,則是沒有被安排,只能跟著魏延走。
之前他們就做好了布置,兩邊山上挖了許多陷阱,主要的弓弩手也放在了后方用來攻其不備。
至于正面有著陳楚和魏延在,基本不用擔心失敗。
于是在第一次的包圍行動中,陳楚混在士兵中間勢如破竹,一路殺到了張郃不遠處,如果不是張郃發現的及時,看到這個人就是當初幫助魏延擋下了所有羽箭的小將后,掉頭就跑。
這樣才避免了張郃直接戰死沙場的命運。
而有了陳楚授意的另外三路雖然損失了不少人,但也都把這里守住了。
相對應的是對面損失了更多的人。
這也是一場練兵,把蜀國年輕一代的將士盡快鍛煉出來,這樣也可以早日獨當一面。
而就在成功擊退第一波魏兵后,陳楚忽然去找到魏延。
“文長,你現在想不想干一票大的?”
魏延心中的激情忽然又上來了,激動的看著陳楚:“什么大的?”
“能讓這次北伐成果無限放大的奇謀!”
“多大?”
“成功的話,生擒曹睿,拿下東吳,一舉奠定勝果!”
“這......怎么可能!而且丞相肯定不會同意的!”
“這你就別管了,交給我就是!”
既然陳楚夸下海口,魏延也沒什么意見,跟著陳楚來打了一仗,魏延忽然找到了當初年輕時候的那種感覺。
熱血!
當然陳楚修書一封回去,又附上一個錦囊,就說自己有一個計策,不用多少人,如果能成功那接下來的統一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來。
信使快馬加鞭的將信送到。
諸葛亮看完之后,心中一百個不相信,這種計策要是有的話他早就想出來了,但來信的人是陳楚,諸葛亮也想知道陳楚到底想出了什么計策,而且還有信末尾的一句話。
丞相打開便知。
現在前線是守住了第一波,之后也就相對來說輕松一些了。
然后諸葛亮又看向錦囊。
錦囊是諸葛亮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不知道陳楚這次又能寫出來什么錦囊。
拿起錦囊,諸葛亮看到上面有一句話。
【在寬闊之處,向無人之地奮力一擲】
諸葛亮:“......”
玩呢?
奮力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