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天下嘩然,吳國上下一片罵聲,就連被俘虜的魏國也想不到會是這么一個結局。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陸遜也是吳國老臣了,怎么忽然之間在這個節骨眼上臨陣倒戈?
不過就在輿論紛紛的時候,當初陳楚面談過的吳國三個世家動了,他們又把顧家也一起拉了進來。
資源倒向蜀國,而屬于他們這些派系的吳國大臣也開始暗中聯系蜀國。
但這些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大臣,畢竟他們有些原本就和這些世家不對付,投靠蜀國他們的利益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失。
所以吳國內部也因此開始亂了起來。
不過既然談不攏那就打唄,陸遜帶著十萬人和在魏國境內的大部分城池投降了蜀國,蜀國實力暴增。
而在蜀國中,諸葛亮也再次出山,帶著這兩年養精蓄銳帶出來的十萬兵馬,兵分三路,再加上隴地的8000騎兵加三萬步兵,全面入侵吳國領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陳楚也回到了祁山,開始調教自己抓回來的那些人們。
這些人在三國這個使其來說都是人才,他們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但不論是哪一方面,大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大興漢室的重要性和為什么要這么做。
至于下來的陳楚對他們的單人輔導則是增強他們的歸屬感。
這一切都做完,他們就可以上任了。
這時,伐吳兵營中的諸葛亮聽著前線不斷傳回來的消息,下一個要攻打的城池又雙叒(rou四聲)叕(zhuo二聲)投降了。
“這也在你的算計之中嗎?”
諸葛亮低語道。
“還有什么是你辦不到的呢?”諸葛亮現在發現自己是真的看不懂陳楚,從那一張風雪召喚符開始,陳楚的高度就已經開始高于他了。
文人相輕,可是現在諸葛亮卻沒有辦法輕視于陳楚。
吳國的世家那邊響應,想來陳楚在建業那邊也已經部好局了,諸葛亮出道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有這種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一句別人定好的計策走下去就能成功的感受。
悵然若失。
就是諸葛亮現在的心情。
如果陳楚自己想要稱帝,也不是做不到的吧。
越是琢磨陳楚,就越覺得陳楚只是把這場天下之爭當作一個游戲。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我不如他啊!”
或許,自己的師父水鏡先生也是這般想法。
可惜到現在諸葛亮是走不了的。
蜀國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拿下了吳國,而現在距離陳楚離開的五年,也只剩下一年的時間。
四年的時間,蜀國從三國中最贏弱的國家變成了天下的共主。
而陳楚也來到了蜀國的國都,諸葛亮想要上表朝廷給陳楚請功,但最后被陳楚拒絕了。
接下來的時間,陳楚每天的工作也開始清閑下來。
拒絕了一干大臣的求親,每天在家里寫寫書,會會客,找諸葛亮聊聊天,帶帶自己的徒弟。
從士農工商個方面提提符合這個時代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