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泛娛樂背后有中子星科技,這款翻譯軟件能讓微信以及各大平臺的用戶不用去找翻譯器,發出去的信息是自己的母語,在別人端口上呈現之后卻是別人的母語。
這該怎么比?時間拖得越久,對泛娛樂集團越有利,因為口碑的發酵需要時間,而其他公司等不起這個時間。
他們想要研發出來同樣品質的智能翻譯軟件,需要多久?鐘子星敢保證十年都見不到蹤影。
哪怕收到了反壟斷調查,泛娛樂集團也可以推到中子星科技頭上,實在不行找幾家用戶不多的通訊軟件公司授權出去,賺點授權費的同時拉來一些沒有威脅的盟友,豈不美滋滋?
所以,能讓全世界所有用戶不論距離、人種、語言隨意暢談的優勢,才能讓泛娛樂集團以此作為尖刀,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不過,有一點鐘子星一直沒有想好解決的辦法。
有這種技術優勢,泛娛樂必然會崛起,可背后的靠山紅杉、軟銀、DFJ、IDG、KPCB等等投資界巨頭能不能保證泛娛樂暢通無阻?
要知道像Facebook、Google等等巨頭分出去的利益是遠超泛娛樂的。
倘若國外的資本巨頭想要分一杯羹怎么辦?
永遠不要小瞧這些資本的力量,覺得他們會拿你沒辦法。
正因為親身經歷過金融危機,并親自參與過,鐘子星才會有這種擔憂。
無論經歷什么樣的金融風暴,這些巨頭還是巨頭,笑著看那些公司破產被并購,他們永遠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利益。
摩根士丹歷、摩根大同、椛旗集團、髙盛集團,美琳證券、德意志銀行等等。
這些老牌資本巨鱷永遠在幕后俯瞰著戰場,等待獵物露出破綻,然后上去吞上最肥美的一口。
如果泛娛樂集團遇到阻礙而董事會的紅杉、軟銀、DFJ、IDG、KPCB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那就代表著有資本想要上來咬一口了。
面對這樣的龐然大物,泛娛樂集團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應對,只有結成利益共同體才能獲得發展的空間。
好在鐘子星當時在IT領袖峰會上聽熊曉歌的演講時,就想到了這點。
所以把泛娛樂集團從中子星科技集團中拆分出去,核心技術留下,技術含量沒那么高的部分拿出去尋求融資,吸引目光,建立生態。
沒那么多核心技術的泛娛樂只能算是手中一家無關緊要的子公司,哪怕舍棄都不會覺得心疼,只不過是文化傳播方面暫時止步而已。
核心的科技集團鐘子星始終沒打算出去,也不去侵占市場,只做頂尖或別人做不出來的技術。
技術授權出去,盟友遍地都是,如ARM的頂級架構,四處授權,占據幾乎壟斷的市場。
一旦有科技戰打響,涉及到這種層面的爭斗中子星倒也不怕被圍剿,國家肯定會為你背書,國外資本方還能來國內為所欲為不成?
只有泛娛樂集團,除去期權池內的股份,整體利益才讓出去25%不到,同時又想拿下國外市場,所以才需要在這方面頭疼。
在那些資本巨鱷出手之前,得想個辦法擺平一定會出現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