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科的方向不一樣,這是一種借位、換位的思考,必須要熟讀牢記,與理科的關聯性根本不是一回事。
哪怕是仙女座解答出來,可換了一個場景之后也不一定全是對的。
這就導致了很多理科成績突破天際的學生紛紛敗倒在文科的石榴裙下。
于是,網絡上又出現了文理雙科的學子相互調侃的畫面。
“數學就和游戲一樣,越解越好玩!”
“韻律就和唱歌一般,越學越有趣!”
“狹義相對論我已爛熟于心而文科的根本不懂?”
“四大名著我都已倒背如流而理科的理解不能?”
“連燈泡都不會接,電腦都不會組,文科真能干!”
“連莎士比亞都不知道,理科敢說自己學識淵博?”
“哪個對現實生活更有用?”
“哪個能讓妹子如沫春風?”
“86543塊錢存銀行三個半月,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稅,文科來算一算?”
“七夕節快到了,我還在燭光下冥思苦想給自己女朋友寫點什么,理科來幫個忙?”
文理雙科的學生相互看不順眼,各種例子被列舉出來,一時間吵上了熱搜,被無數網友寫成了段子。
一邊嘲笑理科現實物質,一邊嘲笑文科虛偽造作,誰也不服誰,很快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辯論賽。
全國高考在歡聲笑語中正式結束。
誰也無法否認中子星科技的智能學習平臺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和幫助。
有學者統計,國內人才的爆發數量,兩三年內會提升至少二三十個百分比,而四年之后,會呈直線上升。
國家越來越強大的同時,對于人才的需求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中子星對于教育的貢獻與社會的幫助僅次于教育局。
這項權威調查發布在了網上,再次引起大范圍議論,極個別黑子的言論都被淹沒在無窮無盡的贊賞之中。
很快,消息大量的傳到國外,引起全世界的轟動……
友好的國家開始實行某些政策,把中國高考分數納入他們大學的錄取線中,而不友好的,甚至出現了退學這種現象。
有些國家本就不想見到中國的崛起,用各種協議限制。
可近年來,去國外留學的人數暴漲,中國人的學習能力有目共睹,而國內的發展也一次次震撼外國人。
這次的教育平臺出現,豈不是會讓中國逐步拉近、甚至拉開與他們的差距?
某些國度展開調查之后,發現這篇權威的統計報告說的實在太謙虛了,中國人才爆發數量從今年開始就會直線上升,根本不用等幾年之后。
人這么多,經濟發展這么快,關鍵是新一代在未來個個都是人才,這還得了?
兩個選擇!
要么毀掉中子星科技與教育部聯手打造的智能學習平臺,要么引進平臺讓大家站在同一條跑道上。
有遠見的人實在太多了,很多國家商議之后,馬上派出人員來華商談引進教育平臺的事。
一時間,這個中子星科技為星際時代培養人才的學習平臺竟然成了戰略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