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至安慶實際路程并不遠,再加上黃朝云和朱一貴等人是坐船而上,現在明軍已完全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安全是沒任何問題的,兩日后,坐艦抵達安慶碼頭,出乎意料的是董大山作為軍中第一人,居然早早就在碼頭等候了。
“大帥!有勞大帥親自來迎,卑職實不敢當。”遠遠瞧見董大山,船剛靠碼頭,黃朝云急急就跳上了岸,三步并成兩步上前行禮。
“哈哈哈,都是軍中自己兄弟,有何敢不敢當的。”有些日子沒見黃朝云了,董大山笑呵呵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神態極是親切,緊接著目光就落到了朱一貴身上。
“卑職朱一貴,見過大帥!”朱一貴一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參見董大山。
“一貴兄弟的大名我可是聽說過,莊將軍不知幾次在我耳邊提起過你,就連皇爺也對你頗有贊許。”董大山和朱一貴沒打過什么交道,不過正如他所說的,朱一貴的大名早就有所耳聞,最初就是朱一貴在福建起事的時候,今日一見,樣貌普通的朱一貴初看起來似乎沒什么特別,但他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而且舉止行為不亢不卑,頗有大氣。
眾人在碼頭寒喧了幾句,隨后上了董大山早就準備好的馬進了城。
安慶城并不大,僅僅只是江南小縣的規模,可安慶的地理位置異常重要,所以在拿下安慶后,董大山對城墻重新進行了修繕,同時在城西和城北兩處設置了重點防御,以確保安慶安全。
董大山的帥府未設在縣衙,在拿下安慶的同時,南京方面就已向安慶派遣了地方官員,所以董大山就把帥府和兵營全設在了城北一處,同樣便于指揮和軍中日常訓練。
進了帥府,讓人上了茶,眾人各自按職位高低坐下。
這時候,黃朝云才把軍機處的公文取出交給董大山,如今軍機處已替代內閣正式實施職權,所有的重要公文和命令必須通過軍機處,然后再由朱怡成朱批用印后方能執行。董大山作為軍機大臣,由于他一直不在南京,所以也是頭一回見到軍機處的文件,接過后細細看完,隨后又確認了最后朱怡成用印,以確保文件的真實和有效。
這份公文的內容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是由朱怡成授意,軍機處發出的調令。董大山讓人拿來筆墨,在公文后補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隨后又用了印,這樣一來這份調令就正式生效了。
“朝云賢弟遠道而來,今天時日已不早了,正式交接明日可好?”做完這些,董大山對黃朝云詢問道。
“一切由大帥安排就是。”對此黃朝云本就沒有異議,當即一口答應了下來。
隨后,眾人說了些閑話,這些閑話當然也離不開皇后誕下皇子,這可是大明的大喜事,如不是董大山遠在安慶,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原本在皇子誕下的第二天就入宮賀喜的,而現在也只能等回京后再向朱怡成道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