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判斷的的確沒錯,康熙如今是越來越多疑,別說他們這些臣子了,就算他自己的兒子都要算計。
當年雄才大略,氣吞山河的康熙早就一去不復返,而如今只是一個善于手段的老皇帝而已。
問了一些朝中各部的安排,康熙讓張廷玉抓緊各地賦稅的工作,對此,張廷玉也不敢多說什么,隨著江南丟失,各地賦稅越重,但朝中用兵開銷等等卻越來越大,眼下早就入不敷出了,如果不是戶部欠銀的收回還能支持些時日,要不這家根本就沒辦法當。
“臣知道了,臣定會按皇上的意思去辦。”張廷玉這樣回答道。
說了些話,康熙的心情似乎好了許多,也許是在張廷玉身上他又找到了自己一言九鼎的感覺。
正當康熙打算繼續說什么的時候,一個太監來報,說是良妃特意送了些吃食過來。
“她來干什么?”康熙聽到良妃頓時一張老臉就沉了下去。
這良妃不是別人,正是八阿哥的生母。良妃姓衛,其父是正黃旗下的包衣奴,入宮時僅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宮女。
良妃被康熙看上具體情況大致就是有一日康熙一時來興,見一個宮女順眼就臨幸了一下。誰想到僅僅出春風一度,良妃就懷孕了,然后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皇子,這皇子就是后來的八阿哥,如今的太子。
也正是這個原因,康熙對于八阿哥表面上雖然不錯,但心中一直不喜,其關鍵就是良妃的出身。
良妃出身內庫領,說白了這個職位就是給皇帝管錢看倉庫的,這個職位屬于賤職,為人所看不起,而且良妃入宮后也只是最低級的宮女,這樣的身份成了皇子的母親,這說出去康熙覺得丟臉。
其實,歷史往往有相象之處,大明王朝中曾經也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如此,而這位皇帝就是在明史中被稱為中興仁君和明君的明孝宗朱祐樘。
朱祐樘的生母是土司之女,被俘后入宮給憲宗皇帝看守庫房,由于憲宗皇帝在一次巡視內庫的時候看上了這個女孩,然后春風一度才有了朱祐樘。
懷了朱祐樘后,為避免當時衛貴妃迫害,這女孩在宮中經歷了幾番生死,就連朱祐樘出生后也是由后宮那些宮女、太監悄悄看護下才慢慢長大,最終成了太子和皇帝……。
實際上,在八阿哥的心里,或許他也自覺得自己的身世和這位有名的仁君相似吧,所以他在當皇子的時候也一直被人稱為賢王。
但康熙和憲宗不同,同憲宗得知自己有子之時的大喜過望相比,康熙對八阿哥和其生母良妃卻是兩種態度,表面上似乎不錯,實際上厭惡之極,這也是他一直不愿意讓八阿哥當太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