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之下才知道,陳申祖祖輩輩都是匠人,在皇家研究所建立之前,陳申在工部文思院任職,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銀匠。皇家研究所建立后,陳申被調入這里,一開始也只是匠人而已,但后來因為陳申此人聰明能干,而且對機械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再加上他又有很好的手藝和才華,不久后就在這批匠人中脫穎而出。
之后,陳申被黃履莊看中,更是直接收他做了徒弟。成了黃履莊的徒弟后,陳申進步飛快,多次協助黃履莊完成了幾款機械的研制和改造,從而得到了重用。
由于朱怡成已實際廢除了四民政策,對于之前大明的匠戶和其他賤籍也一應除去,所以陳申憑著在皇家研究所的貢獻和黃履莊的大力推薦,終于成了一個正式的官員。
雖然現在陳申只是一個小小九品官,但這對于陳申來講不僅是極大的恩賜,更是他祖祖輩輩怎么都沒想象到的結果。在同朱怡成的講述中,朱怡成從對方的語氣和神態中能看得出來陳申對于大明,對于自己和黃履莊無比的感激之情。
“這都是你應得的,如今大明各民無分高下,只要自己有本事,有能力,終究能出頭投地!”朱怡成拍拍陳申的肩膀鼓勵道。
“是啊!多虧了我大明出此仁君,這才有我們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放在以前,我可是想都不敢想。”陳申感激萬分地點點頭。
“對了,黃大人現在在研究什么?他這些日子都在那邊?這也太偏了吧?”越走越遠,他們快走到研究所的一個角落處了,朱怡成忍不住問道。
“地方是偏了些,不過也沒辦法,主要是為的安全。”陳申解釋道。
“安全?難道是和火器有關?”朱怡成一愣,同時臉色有些難看,要知道皇家研究所關于火器的研制另有地方,這些危險的東西是不能和其他項目放在一起的,難道他黃履莊作為主官無視條例?
“這倒不是。”陳申解釋道:“火器怎么可能在這呢,這是要出大事的。”聽到這話,朱怡成才神色稍緩。
接著,陳申繼續道:“黃大人現在在研制一種機器,能用水汽驅動的機器,這玩意雖然不是火器,但同樣也有一定的危險,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就把地方設在了這邊。”
“水汽驅動的機器?蒸汽機?”朱怡成先是一愣,緊接著心中又是一喜,難道黃履莊現在已經搞清楚了蒸汽機的原理開始進入正式研制了?自己怎么從來沒有接到過黃履莊關于這個項目的匯報?
“這機器成功了?”朱怡成追問道。
陳申搖搖頭道:“哪里這么容易,黃大人還在摸索之中,雖說已有些眉目,但要成功還差的遠呢。”
“現在到了那一步?”朱怡成追問。
陳申看了看朱怡成,似乎奇怪對方的急迫,不過他還是回答道:“做了幾個模型,但效果都不太好,這個……我說也說不清楚,等會您瞧見就明白了。”
說著話,幾人很快就走到了那建筑前,正當陳申打算推門的時候,只聽得砰的一聲響從里面傳來,幾個錦衣衛嚇得同時一驚,身影一閃,瞬間就把朱怡成牢牢護在中間,同時從懷中拔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