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這個目標已無法實現,所以在來遵義之前,趙弘燦同彭榮再一次商議對策,決定走第四條路,至于這第四條路怎么走,那也得先看看談判的情況再做決定,而這一次談判的情況并沒出乎彭榮的預料,沉思良久后,彭榮就此做出了抉擇。
“趙弘燦的人要來拜訪?”第二日,高進突然間接到一個消息,張淼告訴他一大早有人送來帖子,說是陪同范清一起來遵義的那位彭師爺求見,說有要事商議。
張淼不敢專斷,當即找到了在后院的高進詢問他的意見。
對于彭榮,高進記憶深刻,不僅是他在之前醉仙樓所見的一面,更因為在昨日的知府衙門中,雖然范清才是主使,可嗅覺敏銳的高進卻覺得這個彭榮更像是做主的人,另外這彭榮還給高進一個非常奇怪的感覺,那就是他覺得似乎以前見過他一般,但事后高進怎么想都想不起來何時何地見過此人。
手里拿著名帖,高進想了想,最終覺得既然對方求見那么見上一見也無妨。更重要的是,高進這時候也好奇彭榮為什么要求見張淼,難道說對方有著什么打算不成?
讓張淼派人去回復,午后邀彭榮過府。之后高進也未繼續多想,反正等人來了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時間過的極快,剛過午后,這天氣就突然暗了下來,外面下去了細雨。貴州之地就是如此,前一刻還艷陽高照后一刻或許就變了天,所謂貴州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說的就是這道理。
彭榮來的很準時,到了后早就侯在門口的人把彭榮請了進去。他是一人來的,依舊穿著一身青衫,手中拿著折扇,仿佛就像是一個去朋友家的普通士子一般。
過了前堂,來到后堂,張淼已等著了,至于高進依舊扮作衛士的模樣站在堂中不起眼的角落。
“張相,久仰大名,昨天一見名不虛傳,彭某不請自來,還請張相不要怪罪。”彭榮遠遠瞧見張淼,臉上露出笑容極是客氣地行禮道。
張淼也不托大,快走幾步上前笑道:“來者都是客,再說彭先生不提前下了帖子么,如何說得不請自來。彭先生大才,乃趙總督親信之人,能來作客是求之不得呀。”
兩人當即客套了一番,隨后張淼請他入座,等坐后自然有人上了茶水,隨后就著貴州這天氣你一句我一言地沒營養地聊了起來。
聊了幾句,這話題這逐漸進入主題,彭榮也不打埋伏,直接笑問張淼對昨日劉蔭樞的建議有何看法。